2.4优选工艺
在上述试验所确定的参考值范围内,设计正交实验以进一步优化工艺参数。将影响木质素去除的几个重要的因素(精练剂浓度和亚硫酸钠、硫化钠、蒽醌的用量)列出因素水平表,每个因素取两个水平,如下表4所示。
从工艺上分析,因素A与B,A与C,B与C之间可能会有交互作用,因为它们对于木质素的去除都有一定的作用。利用L8(27),将实验设计如下表5所示,探讨各因素对织物性能的影响
由表5可知,影响白度的各因素从大到小依次为:蒽醌用量>亚硫酸钠用量>精练剂用量>硫化钠用量,且蒽醌与亚硫酸钠和硫化钠的交互作用都影响白度,其较合适的工艺条件为:A2B1C2D1;就强力而言,各因素的影响从大到小依次为:亚硫酸钠用量>蒽醌用量>硫化钠用量>精练剂用量,且亚硫酸钠与硫化钠的交互作用对强力的影响比较大,较适合的工艺条件是:A1B1C2D2;影响毛效的各因素从大到小依次为:亚硫酸钠用量>蒽醌用量,精练剂用量和硫化钠用量对毛效的影响不显著。较适合的工艺条件是:A1B1C2D2。由以上分析可知,亚硫酸钠对织物的强力和毛效影响最大,为了减少织物损伤并兼顾毛效和白度,亚硫酸钠的用量取水平1比较合适;当硫化钠的用量取为水平1时,织物的白度、毛效和强力指标都比较好;蒽醌对白度的强力影响最大,综合三个因素的最佳工艺,蒽醌的用量取水平2为好;精练剂对各项指标的影响都不是很大,将其用量取为水平1即可。通过分析最后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A1B1C2D1,即亚硫酸钠10 g/L、硫化钠10 g/L、蒽醌为1%(对织物重)、精练剂10 g/L。
2.5效果对比
用上述确定的最佳工艺条件对亚麻棉混纺织物进行煮练氧漂两步法处理,并与传统的煮练、氯漂、氧漂三步法工艺处理结果进行对比。
传统工艺条件如下:
煮练液配方/(g/L)
烧碱40
精练剂D-125A 10
亚硫酸钠10
浴比1:30温度100℃时间60 min
氯漂液配方/(g/L)
次氯酸钠(有效氯)10
pH值11
浴比1:30室温堆置时间60 min
氧漂液配方/(g/L)
双氧水(100%)8
硅酸钠6
pH值10.5
浴比1:30温度100℃时间60 min
从上表6可以看出,采用正交法优化的煮练氯漂两步法处理的织物,白度要比传统工艺差,毛效相差不多,但其强力高于传统的工艺。说明此法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对于省去不利于环保的氯漂具有一定的意义。与只使用亚硫酸钠作煮练助剂相比,煮练过程中同时添加硫化钠和蒽醌会有助于改善织物的白度和毛效,且对织物的强力影响不大。
<<上一页[1][2][3][4][5]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