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L9(34)正交试验因素-水平表
.jpg)
表2 正交试验结果
从直观上来看,对于上染百分率指标,A、B、C这3个因素的极差分别为59.02、5.60和5.27,其主次影响顺序为A>B>C;对于平均色差E,A、B、C这3个因素的极差分别为0.96、1.63和0.27,其主次影响顺序为B>A>C;对平均上染率,各指标的最佳试验条件为A3B2C2(数值大者为优);对于色差最佳试验条件为A3B3C3(数值小者为优)。
给定α=10%,查表Fa(2,2)=9。由方差计算知:对于平均上染率,FA>FB>FC,易见FA=60.30>9,这表明色媒体用量对染料的上染百分率有显著影响;又FB=0.58<9、FC=0.46<9,表明改性温度和改性时间对染料的上染率都无显著影响。对于平均色差,FB>FA>FC,易见FA=0.82<9,FB=2.48<9,FC=0.06<9,说明这3个因素对色差都没有显著影响。因此,最佳改性工艺为A3B2C2,即色媒体质量分数为4%,改性温度
为60℃,改性时间为20min。
2.6 改性丝/棉织物的染色性能
采用上述优化工艺预处理丝/棉织物,再用三原色染料按1.2.2节工艺进行无盐无碱染色,并与1.3节传统有盐碱染色工艺的染色效果进行比较(见表3和表4)。
表3 色媒体无盐无碱染色与传统染色染深性及色差对比
从表3可以看出,改性丝/棉织物的无盐无碱染色的上染率和固色率比使用元明粉和纯碱的传统染色工艺都要高,得色都较深,可节省染料用量,并减少废水中的盐、碱和残余染料量。
表4 色媒体无盐无碱染色与传统染色色牢度及强力对比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相关信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