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色媒体质量分数对织物上染率的影响
蚕丝/棉织物分别在不同色媒体质量分数的工作液中,按1.2.1节方法浸渍改性。改性后的丝/棉织物分别用三原色活性染料,按1.2.2节方法染色,测定织物的上染百分率,结果如图1所示。
从图1可以看出,色媒体质量分数较低时,3种染料的上染率随着色媒体质量分数的增加而明显提高;当质量分数达到3%以后,上染率增幅变缓,说明此时
.jpg)
图1 色媒体质量分数对真丝/棉织物上染率的影响
色媒体与棉和蚕丝纤维的反应基本达到饱和。因此,色媒体改性丝/棉交织物处理工艺中,取色媒体质量分数以3%~4%为宜。
2.3 改性温度对织物上染率的影响
改变改性温度,按1.2.1节方法浸渍改性。改性后的丝/棉织物分别用三原色活性染料,按1.2.2节方法染色,测定织物的上染百分率,结果如图2所示。
图2 改性温度对丝/棉织物上染率的影响
.jpg)
图2中,当温度低于60℃时,随着温度的升高,3种染料的上染率都有所升高;当温度高于60℃时,随着温度的升高,3种染料的上染率都有所下降。因此选用改性温度为60℃。
2.4 改性时间对织物上染率的影响
改变改性处理时间,按1.2.1节方法浸渍改性。改性后的丝/棉织物分别用三原色活性染料,按1.2.2节方法染色,测定织物的上染百分率,结果见图3。
图3 改性时间对丝/棉织物上染率的影响
.jpg)
从图3可以看出,当改性时间小于30min时,随着时间的延长,3种染料的上染率都有所增加;当时间大于30min时,3种染料的上染率随时间延长而提高的幅度变小。这说明改性30 min时纤维吸附色媒体已经达到平衡,所以改性时间选为30min。
2.5 改性工艺的优化
丝/棉交织物同色染色,一方面要求2种纤维的染色色差要小,即同色性要好;另一方面还要求在无盐碱染色时达到较高的染色深度,降低染色成本。为此,进行了色媒体用量、改性温度、改性时间3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正交试验的3因素和3水平如表1所示。测定染料的上染百分率和丝/棉织物的色差,并进行直观分析和方差分析,分析计算结果列于表2。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相关信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