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染色 >

超细纤维染色以及解决方案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12年04月25日

c)色差控制难

PET海岛超细纤维仿麂皮绒色差很难控制,一般出现的色差有缸差、管差、左右差、前后差等,其中以缸差为普遍。在排除PET海岛超细纤维仿麂皮绒前处理所造成的因素外(如:碱减量开纤、摩毛或抓毛和剪毛等均匀度),左右差、前后差也是匀染性不好的一种表现,主要是没有正确控制分散染料上染敏感区的升温速度及布在染机内循环一周所需的正确时间,当然,正确地选择适合的分散染料组也是很重要。

在这里重点分析缸差、管差造成的主要因素。PET海岛超细纤维仿麂皮绒是由二种纤维细度差异很大的聚酯纤维组成,正面是维细0。03-0。07DPET海岛超细纤维(碱减量开纤后的细度),反面是2-5D的PET常规纤维。这二种细度的纤维对分散染料的上染情况是截然不同的,PET海岛超细纤维仿麂皮绒面料染色时,在温度较低的情况下,分散染料先上染正面的海岛超细纤维,此时,反面的常规纤维几乎没上染;当温度达到90℃以上时,分散染料継续上染正面的海岛超细纤维,反面的常规纤维分散染料开始上染;当温度达到120℃左右时,海岛超细纤维和常规纤维的深度几乎一致,但海岛超细纤维上的染料浓度是常规纤维的3-4倍,这些原因在前面已说明。接着随着温度进一步的上升,常规纤维分散染料上染能力大有提高,当温度达130-135℃时,常规纤维分散染料上染能力达到了最高,大量的分散染料会上染常规纤维,在这进一步升温过程中,由于,海岛超细纤维上的染料浓度要高于常规纤维的3-4倍,具有很大的浓度梯度差,分散染料会大量地从海岛超细纤维上移染到常规纤维上,致使常规纤维深度提高,海岛超细纤维深度会明显下降,如移染到常规纤维的染料量和染料组份比例不一致,正面的海岛超细纤维色泽和深度也随之而变。一般情况下,染色的时间能较精确地被控制,但染机内的实际真实的温度很难被精确控制,那么分散染料发生移染的程度也无法知晓。

PET海岛超细纤维仿麂皮绒面料染色时,面料与染液存在三个平衡点——即:正面海岛超细纤维与染液;反面的常规纤维与染液;正面的海岛超细纤维与反面的常规纤维的平衡,只要这三个平衡点中有一点还没有达到平衡状态,色差就始终无法改善。当然面料与染液之间三个平衡是同时达成的,这三个平衡点中海岛超细纤维与反面的常规纤维的平衡所需时间最久。如何使这三个平衡点处于稳定状态,我认为提高染色温度至135℃,虽正面的海岛超细纤维深度会下降,但是,一旦反面的常规纤维上染达到饱和状态,这之间的平衡随之达成,这在实际的应用中得到了证实。另外,在较高温度的情况下,会增强分散染料的透染性,各项湿处理牢度也得到改善。当然,分散染料须选用同步移染好的组合和产品。

管差就是同一染机,不同染管之间的色泽差异,这主要是织物与染液交换次数差异过大所致,造成这种差异是管与管之间容布量有差异;管与管之间布运行速度有差异这也是造成缸差原因之一(缸与缸之间工艺参数不一致)。这就要求除了注重染料的选用,还要加强生产工艺管理。

 

d)匀染性差

分散染料上染速率与纤维的半径和表面积有关,超细和细旦纤维由于线密度小,表面积大染料吸附速率快,容易产生染色不匀现象,因此,超细和细旦纤维初染温度要比常规PET纤维相比要低15-20℃,在染料上染敏感区,与常规PET纤维相比染色升温速率应尽量慢。具体数据因根据工厂实际情况而定。匀染性除了与染料配伍性、同步移染性等因素有关,还与设备有关,即染液循环能力、织物运行顺畅程度、织物运行的速度有关。染料配伍性、同步移染性好;染液循环能力强、染液流量大、织物运行顺畅、织物运行的速度快,匀染性效果就好。

<<上一页[1][2][3][4]下一页>>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