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比为l:40。
2.1.4染料用量对K/S值的影响
改变染料质量分数分别为2.5%、5%、7.5%、10%(omf),其对棉织物的色度指标影响见表4。
由表4可知,当染料质量分数达5%(omf)以上时,染色织物的色度指标发生了明显变化。这是由于表4染料质量分数对色度指标的影响
棉织物经过壳聚糖季铵盐改性后,棉织物带有正电荷,促进了对阴离子天然染料的结合能力,形成离子键。但由于棉织物上正电荷数量有限,在本试验中,姜黄染料质量分数5%(omf)已经达到了离子吸附饱和。再增加染料质量分数,亦不能有效吸附在织物表面。因此,在本试验中,以姜黄染料的有效使用考虑,可以选用染料质量分数为5%(omf)。
2.2棉织物姜黄染色工艺正交优化试验
通过以上单因素优化试验,即染料用量、染色温度、染色时间、染色浴比对棉织物染色效果的影响,分别选取3个水平进行L9(34)正交试验。以染色织物表面色深度(K/S值)为指标,正交试验试验方案及结果分析见表5。利用软件PASWStatisitcs18对表5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见表6。
表5正交试验方案及结果分析表
表6正交试验方差分析
由表6方差分析可知,各个因素水平的不同,织物表面色深度(K/S值)差异不显著。从表5可知,影响改性棉织物姜黄染料染色K/S值的3个因素的顺序为:C>A>D,也即染色温度影响最大,其次是染料质量分数,染色时间影响最小。其最佳组合为A3C1D1,即姜黄染料质量分数为7.5%(omf)、染色温度5O℃、染色时间30min。
2.3染色牢度试验
表7列示了未改性和改性棉织物采用优化姜黄染料染色工艺条件所得的K/S值和染色牢度。
表7优化姜黄染色条件下棉织物色牢度
从表7可见,在姜黄染料的染色中,经壳聚糖季铵盐阳离子改性后的棉色织物染色牢度较未改性棉染色织物提高了0.5~1.O级。其原因在于棉织物经过壳聚糖季铵盐改性剂改性后,棉织物带有正电荷,可与阴离子姜黄天然染料形成离子键结合,从而使织物色牢度有所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