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3并条车速与棉结的关系
由于涤纶纤维的静磨擦系数与动磨擦系数均高于纯棉纤维0.1左右,我们认为并条撤速高低对棉结粒数有一定的影响,以混一为例,我们做了三种车速的试验。见表5。
由试验结果看,随着车速低棉结粒也随之降低,这是因为车速低可使纤维与金属间的动摩擦系数降低,减少缠花,减少罗拉与纤维间的相对滑动而形成棉结。在保证生产供应的前题下,各混并下调一档速度。
并条采取了上述三项工艺措施之后,棉条的棉结杂质粒数下降了将近50%,成纱的千米棉结粒数下降了100粒。测试结果见表6。
4 细纱车间相对湿度与千米棉结的关系
结合两个月的生产运行,运用数理统计一元回归方程,找出成纱千米棉结细纱车间相对湿度的对应关系,
y=25.083+0.9695x
y-成纱千米棉结,x-相对湿度,相关系数r=0.822,确认相关生产涤棉品种,细纱车间相对湿度控制在55%左右时,千棉结可达到最佳水平,一般控制在49%~65%的范围,超过此范围棉结将会上升。
5 结束语
(1)品种成纱千米棉结控制的有效措施是,并条牵伸倍数、牵伸分配的合理是重要影响因素,并条工艺要采用顺牵伸。
混一定向度工艺,后区高倍牵伸,前区低倍牵伸,混二、混三应采用集中前区牵伸,为粗纱结构的合理打下良好的基础,以达到提高细纱条干的均匀度,降低棉结粒数的目的。
(2)车间的相对湿度掌握在50~58%为最佳,以降低棉结最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