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前处理 >

粘胶棉混纺涡流纱的生产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12年04月25日

2.3 工艺流程

FA006型往复抓棉机→FA051型凝棉器→FAl03型双轴流开棉机→FA028型多仓混

棉机→FAl09型三辊筒清棉机→FAl51型微除尘机→FAl77型清梳联给棉箱→FA221B型梳棉机→FA306型并条机(三道) →MVS810型涡流纺纱机

2.4 技术措施

清棉工序采取“少抓、轻打、早落少落”的工艺原则,FA006型抓棉机伸出肋条距离为一3mm,各打击点速度偏低控制。因为粘胶纤维棉结杂质少,强力低,FAl09型三辊筒清棉机的辊筒速度纺棉时比纺粘胶时高。

梳棉工艺要根据粘胶、棉的不同特性而合理配置,在纺粘胶纤维时,根据粘胶纤维棉结杂质少,纤维平行度、伸直度好的特点,采用轻分梳的工艺原则。

棉纤维梳棉工艺如下:棉条定量18.56 g/5m,刺辊速度1 060 r/min,锡林速度470 r/min,盖板速度335 mm/min,锡林~盖板隔距0.18 mm、0.20 mm、0.13mm、0.13mm。粘胶纤维梳棉工艺如下:生条定量18.56 g/5 m,刺辊速度609 r/min,锡林速度293 r/min,盖板速度102 r/min,锡林~盖板隔距0.33mm、0.30 mm、0.25mm、0.25 mm。

粘胶纤维长度长,整齐度好,为减少并条机牵伸过程对纤维的损伤,保证成纱质量,适当放大并条机罗拉隔距。并条主要工艺参数见表1。

由于试验纺品种较多,在此以R/C 50/5018.2 tex、14.6 tex品种为例介绍涡流纺工艺的配置。条子定量13.3g/5 m,车速350 m/min,喂入比1.00,卷绕比0.99,引纱压力(N1)30 000 Pa,引纱压力(N2)45 000 Pa;喷嘴座型号L7;前胶辊直径30 mm,硬度邵尔A75度;张力托杆+2.7mill;后喂人比2倍。其他工艺试验情况见表2。

后区牵伸倍数适当减小有利于提高成纱质量,喷嘴~前罗拉隔距选用19.5 mm,胶辊隔距选用48.5 mm×39 mm×41.5 mm,罗拉隔距44.5mm×39 mm×41.5 mm。综合成纱质量的各项指标,纺18.2 tex纱优选工艺A4,纺114.6 tex纱优选工艺B4。

2.5 成纱质量

涡流纺上机工艺及成纱质量情况见表3。

由于涡流纱没有通用标准,我们将粘胶棉混纺涡流纱与纯棉涡流纱的质量进行了对比。因为粘胶纤维强力低于棉纤维,所以粘胶棉混纺涡流纱的强力略低于同号数的纯棉涡流纱,但粗节、棉结要好于纯棉涡流纱。

<<上一页[1][2][3]下一页>>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