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进水及蓄水池水质
由表1可知,经过滤、离子交换净化和软化后,蓄水池内水的硬度和混浊度明显下降,达到染纱用水硬度≤30mg/kg和混浊度≤0.1度的要求,但是铁离子含量未见减少。
染纱供水到达染缸后,水的硬度和混浊度保持不变,但铁离子含量明显升高,说明从蓄水池到染缸用水出现了铁离子二次污染。分析原因可能是,从蓄水池到达染缸的管路均采用镀锌管,长时间使用会使管内镀锌层脱落、锈蚀严重。鉴于此,将管路、水泵和水压力罐全部更换为不锈钢材质。之后,再对染缸水进行检测,发现二次铁离子污染现象基本得到控制。但是铁离子的源发性污染现象(从水井到蓄水池之间的铁管路)没有得到根治,需进一步解决。
采用该水对10缸J11.7tex和J9.7tex纱支进行染色,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管路改造前后染纱质量
注:1)10缸平均数。
由表2可知,管路更换后,纤维“烧伤”现象有了一定的改善,问题缸数降低了20%左右,整经百根万米断头下降了70%左右。
2 筒子纱前处理工艺
针对源发性的铁离子污染,采取改变传统前处理工艺的方法来解决。试验采取在前处理过程中加入铁离子螯合分散剂(无锡开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方法,以降低铁离子的浓度。对于J11.7tex以下纱支的高支纱,采用氧漂煮练酶(无锡开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使双氧水用量降为传统工艺的1/2,达到有效控制双氧水和铁离子反应的目的,避免纤维“烧伤”现象。
2.1 筒子纱前处理工艺流程及处方
(1)传统工艺处方
螯合分散剂/(mL·L-1) 1
稳定剂BS/(mL·L-1) 2.0
渗透剂JFC/(mL·L-1) 1
净洗剂/(mL·L-1) 0.5
片碱/(g·L-1) 1.5
<<上一页[1][2][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