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前处理 >

菠萝纤维/棉混纺针织物的染整前处理工艺研究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12年04月24日

菠萝纤维又称凤梨麻[1],是继棉、毛、丝、韧皮纤维之后的第5代天然纤维.它是菠萝叶脉(俗称菠萝刈)去其两侧锐刺及胶质后取出的纤维.[2]菠萝纤维可以纯纺或与其他天然纤维、化学纤维等混纺,与棉、羊毛、蚕丝、大豆蛋白纤维、涤纶、腈纶、丙纶等纤维均有较好的混纺性[3],菠萝纤维的服装制品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对于混纺织物,在处理过程中要兼顾各混纺纤维的性质特点进行加工,以确保成品质量.翁荣弟等研究的菠萝纤维/棉混纺针织物前处理工艺处理后的混纺织物染色性能显著提升,色彩鲜艳度、色牢度、匀染性都得到了保证.[4]资料表明[5]:菠萝纤维的结晶度和取向度比棉高,若前处理工艺不当则对织物的染色性能有很大影响.采用煮练酶JN-600与双氧水同浴处理菠萝纤维/棉混纺织物,通过改变酶用量、双氧水用量、pH、练漂温度和练漂时间,测定织物的失重率、强力、白度和毛效,确定最佳的酶氧练漂一浴法工艺条件;并比较了酶氧练漂一浴法与碱氧练漂一浴法处理后混纺织物的性能

1试验

1.1材料及仪器

织物:30S、30%菠萝纤维/70%棉混纺针织物(市售);

药品:高效精练剂TA-109、渗透剂JFC(上海天坛助剂有限公司),煮练酶JN-600(枣庄市杰诺生物酶有限公司),30%双氧水(化学纯),氢氧化钠(分析纯),硅酸钠(分析纯).

仪器:FA2004 AEU-810电光天平(上海精科天平仪器厂),101A型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HHS-6电热水浴锅、DSDB-1数字白度仪、YG871型毛细管效应测定仪(南通三思机电科技有限公司),HD031E型电子织物破裂强力仪(南通宏大实验仪器有限公司).

1.2前处理工艺

酶氧练漂一浴法:煮练酶JN-600 X g/L,双氧水Yg/L,硅酸钠2 g/L,渗透剂JFC 2 g/L,浴比1∶30,调节pH,合适温度下练漂一段时间.

碱氧练漂一浴法:氢氧化钠7 g/L,双氧水5 g/L,高效精练剂TA-109 2 g/L,硅酸钠2 g/L,浴比1∶30,pH=10.5~11.0,95~100℃,50 min.

1.3性能测试

失重率[6]:将练漂前后的试样在105℃烘箱中烘至恒重,再精确称重,按公式计算失重率=(1-m1/m0)×100%,式中m0和m1分别为练漂前后试样质量.

顶破强力:参照GB/T 19976-2005《纺织品顶破强力的测定钢球法》在电子织物破裂强力仪上进行测定,测3次取平均值.

毛效:参照FZ/T 01071-1999《纺织品毛细效应试验方法》在毛细管效应测定仪上进行测试,测试3条试样取平均值.

白度:参照GB/T 8425-1987《纺织品白度的仪器测定方法》在白度仪上进行测试,测5次取平均值.

2结果与讨论

2.1影响酶氧练漂一浴法效果

2.1.1酶用量

酶具有高效性和专一性,能打通纤维的内部通道,与纤维上杂质相结合,并将其分解去除.[7]从表1可知,随着酶用量的提高,织物上杂质不断地被去除,失重率逐渐增大;酶的作用条件比较温和,强力损失较小;白度和毛效随着酶用量的提高先增大,当酶用量高于3 g/L时,白度和毛效变化很小,原因是果胶一般存在于纤维和蜡质之间,把蜡质粘在纤维上,在酶的作用下,果胶分解去除了蜡质等杂质,使得白度和毛效提高较快,可能是在3 g/L用量时,煮练酶对织物的作用已经基本完成,或是酶的活性已经达到饱和.综合考虑,选取酶用量为3 g/L.

、2.1.2双氧水用量

从表2可知,双氧水用量高于5 g/L时,织物的失重率增大比较明显,主要是双氧水用量适宜时杂质氧化溶解,而超过一定值以后,纤维素纤维被氧化(发生降解),使得失重较大;当>5 g/L时,强力损失比较明显.由于双氧水适量时是对杂质的去除,对织物强力影响较小,当超过一定量后纤维受到了潜在的损伤,使强力下降趋势明显;而双氧水用量超过一定值以后,对杂质的去除作用减小,使得白度和毛效提高不明显.综合考虑,选用双氧水用量为5 g/L.

[1][2]下一页>>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