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功能纺织助剂必然涉及到其性能的评价.所谓的功能是在不改变已有服用性的常规要求下所增加的特殊性能,如释放负离子、防蚊等.目前,人们对纺织品功能性的要求不断增加,性能评价的重要性突显,而一些特殊性能的评价已经超出了纺织行业的范畴,本文就几种特殊功能产品的评价方法进行了介绍.
1负离子整理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负离子有益于人体健康,故负离子纺织品应运而生.穿着负离子助剂整理后的织物时,由于人体热能和人体运动与皮肤摩擦加速了负离子的产生,使皮肤与衣服之间形成一个负离子空气层,可以起到消除自由基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等作用.此外,负离子具有一定的空气净化功效,会使人体周围的环境得到改善.
目前,对负离子功能助剂整理织物的评价主要指标是单位空间内释放的负离子数(负离子浓度).测试原理可分为3个类型:(1)用平板电容作为离子采集器,通过抽风设备使空气离子经过采集器,捕获空气中的离子,通过检测电流或电压来确定空气中的离子数;(2)直接测量离子采集器收集的电荷数来表示空气离子浓度;(3)测试材料的射线值,换算成负离子浓度.目前尚无统一标准,相比较,方法(1)使用最为广泛.
负离子浓度的测试分为静态法和动态法.建筑材料仅需测定其静止状态下的负离子发生量,同时考虑有风环境和无风环境.对于功能纺织品来说,由于负离子释放量在材料受摩擦时会显著增加,故多数情况下,测试纺织品负离子浓度是采用动态法(离子测试仪结合人工手搓的方式进行操作,用手搓动纺织品的同时将试样靠近离子测试仪的测量端口并进行读数 。
在测试时需要客户提供2块布样:分别是对照样和经整理的布样,最终得出的测试结果是经过负离子整理后织物所释放负离子的增量.这不同于有些测试机构给的单独整理样的负离子释放量,因为不排除环境(面本身)的影响,所测得的数据是无意义的.一般织物的负离子释放增量>500个/cm即可满足实际需求.此法虽然操作简单,但测试环境和人为因素会影响结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公佩虎等人做了一些改进尝试…:在一个封闭式的箱体中采用机械臂平行摩擦的方式激发纺织品发射负离子,模拟人手对纺织品的搓动作用,通过试验测定证明该系统的作用明显.
[1][2][3][4]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