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染色 >

丝胶蛋白改性对氧化竹原织物染色性能的影响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12年04月23日

2.1.4丝胶蛋白溶液pH

从图4可知,pH<6时,pH越小,丝胶蛋白分子问的静电斥力增大,不利于竹原织物对丝胶蛋自的吸附所以上染百分率下降.pH=6时上染百分率最大,原因是竹原纤维是纤维素纤维,具有耐碱不耐酸特征,但竹原纤维经高碘酸钠氧化生成的二醛基纤维素具有耐酸不耐碱的特性,丝胶蛋白表面部分氨基可以H+结合,削弱纤维表面负电性,有利于染料靠近纤维表面,

增加纤维与染料的结合;当pH>6时,改性竹原织物Zeta电位为负值,染料对竹原纤维的亲和力降低,上染百分率下降.18I因此,适宜的pH=6.

2.2丝胶蛋白改性竹原织物的染色牢度

从表1可以看出,改性竹原织物干摩擦牢度及水洗牢度(原样变色)≥未改性.原因是高碘酸钠选择性氧化后增加了竹原纤维内部的化学活性,使竹原纤维结晶区减小,取向度下降,增加了染料和纤维发生共价键结合的机会,从而使织物改性后活性染料的染色牢度有了很好的改善.[9]此外,在染色前对改性竹原织物进行热水清洗可去除未固着的成分,在一定程度也保证了染色织物的色牢度.但是改性后织物湿摩擦牢度略有下降,这是由于部分活性染料与丝胶蛋白结合后残留在竹原织物上.此外织物的表面光洁度对湿摩擦牢度也有影响,高碘酸钠对纤维弱结构具有剥离与侵蚀作用,因此竹原织物经高碘酸钠氧化后表而光洁度变差,与测试所用白布之间的摩擦系数变大,有效

<<上一页[1][2][3]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