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前处理 >

涤纶假编变形丝生产新工艺研究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12年04月23日

图 2 传统假编变形工艺流程

以本实验所采用的原料PET 200/10 SD FDY(即200旦/10孔半消光全拉伸涤纶长丝)为 例,显而易见,新方法与传统工艺相比生产效率可提高10倍。
3 结果与讨论
3.1 给纱方式

由于是以FDY复丝为原料直接编织定形,因此必须确保在送纱过程中复丝不能发生扭绞,以免对后面的分丝工序产生影响;同时,又要避免输纱不匀,导致断头率的增加,在这 里我们自行设计了给纱设备(如图3),采取平行式积极给纱方式[2]。所谓平行,就是指撑料 架与进纱口须处于同一高度上,使纱线能够水平送入针织机中,这样能有效的避免扭绞问题的发生。
 

 

3.2 加工丝速

为获得良好的加工效果,丝速不宜设定过高。随着丝速的提高,丝条运行稳定性会有所 下降,断头率升高,加工过程中 FDY 复丝会发生扭曲缠绕,直接影响分丝工序的进行,但 丝速太低,生产成本会变高,影响经济效益,所以丝速选择在 400~600m/min 之间为宜。
 

3.3 热定形工艺参数选择
 

3.3.1定形温度 温度是影响热定形的最主要因素,热定形温度应高于纤维的玻璃化温度,低于熔点温度,

使纤维处于高弹状态,克服分子间相互的内应力,产生分子链的位移运动并建立新的形态,
再通过冷却将新形态的纤维降温至玻璃化温度以下,使其形态得到固定[3]。定形温度越高, 定形后丝的形态越稳定。但定形温度过高会引起手感粗糙,甚至纤维损伤。因此,我们通过假编丝物理性能与热处理温度关系(见表 2)和定形温度与屈曲保持率(屈曲保持率是表示假编丝屈曲形态的耐久程度的参数)关系曲线(见图 4)可以看出,温度保持在 180~190℃ 之间,定形效果最好,且不会造成纤维性能恶化。

 

<<上一页[1][2][3]下一页>>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