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以对苯二甲酸二甲酯和乙二醇为原料的酯交换法比直接酯化法更有利于废旧纤维的回收,帝人纤维、旭化成纤维等企业都增加了采用酯交换法的聚酯纤维产量。东丽公司也开始进行尼龙纤维、聚酯纤维的回收业务。
此外,聚酯纤维生产方面,新型催化剂正在逐渐取代重金属催化剂,有利于进一步提高聚酯纤维生产的环保性。帝人纤维公司已经决定将此项技术转让给其他企业,得到包括染整企业在内的纺织业界支持,今后有望进一步普及。 天然纤维大有可为
天然纤维以来自自然界的材料为原料,本身就有着“有利于生态保护”的形象。近来,生态友好型、环境保护型材料的开发正在逐渐成为纺织企业差异化战略的突破口。以有机棉为例,业界不仅关注棉花的品种,而且在包括种植者、产地、加工厂在内的整个生产过程形成了生态责任意识。
有机棉在纺织领域的使用量增长势头明显。美国非营利组织有机棉交易机构的统计数据表明,2006—2007年度有机棉的产量达到了5.7931万吨,比上一年度增长了53%,是2000~2001年度的9倍。目前全球棉花产量约为2500万吨,有机棉所占比例约为0.23%。
虽然有机棉所占比例仍然较少是一个不容争辩的事实,但与两年前业界“有机棉所占比例不超过0.1%”的预测相比,不能不说是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日本有机棉进口方面,大正纺织公司是第一大户,2007年度进口总量达到770吨,2008年度有望突破1000吨。有机棉是得到国际认证机构认可的原棉,对种子、土壤方面有着严格的标准,因此得到认证的有机棉本身就是“生态友好”的代名词。事实上,大正纺织公司以有机棉为原料的纺织品得到了用户的广泛支持。此外,使用天然彩棉的棉纺产品也赢得了消费者的信赖。今后,围绕有机棉展开的产品开发将会进一步升温。
不仅如此,纺织业界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努力已经延伸到天然棉麻等原料的种植环节。例如,欧洲苎麻亚麻联合会(celc)在欧洲面料博览会等展会上展出了对环境负担较小的苎麻、亚麻纺织品,希望能够加深消费者对麻产品的理解。据介绍,苎麻不仅生长快,而且不需要灌溉,农药、化肥的使用量为棉花的五分之一以下,对土壤的破坏也比棉花轻得多。 染色加工呼唤全方位环保对策
染色加工业不仅大量使用水资源,而且染料、助剂等化学物质的使用量也相当大。因此,在全球范围内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受到限制的大背景下,如何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实现企业发展是染整企业不可规避的问题。
染整加工的行业特点决定了在环境保护方面需要比其他纺织企业付出更多的努力,如精心挑选原材料和染料,减少对工厂周围的环境负荷,确保员工的健康与安全,制成品的安全性和环保性等。
可以说,染色加工呼唤全方位的环保对策。从染色加工的角度看,环保型材料大致可以分为四类:一是生产过程中不使用有机溶剂的加工技术;二是减少环境负荷的生产工艺和技术;三是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纺织材料;四是环保型商品开发。目前,日本国内最大的小松精练、东海染工、seiren等3家染整企业都在努力实现“生态友好型、环境保护型”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