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前处理 >

苎麻织物的纤维素酶与弹性聚氨酯联合抗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12年04月20日

引言

苎麻是我国具有资源优势的天然纤维素纺织原料,其织物以优良的吸湿透气性、抗菌防腐性及自然粗犷的风格日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然而,苎麻纤维特有的高结晶度和高刚性造成其织物手感粗糙和穿着过程中较强的刺痒感,严重降低了苎麻织物的服用触觉舒适性,限 制了其作为高档纺织面料的应用与发展[1-3]。因此,开发行之有效且绿色环保的抗刺痒整理 技术,对促进苎麻织物的广泛应用,提升苎麻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生物酶整理作为绿色环保的染整新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4]。当前的研究表明纤维素酶处理能够有效钝化或去除苎麻织物表面毛羽,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苎麻织物刺痒感, 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织物强力的严重损失。同时,苎麻织物纤维素酶整理的效果多为定性表 述,对于其能否在保证织物基本服用性能的前提下解决刺痒感问题尚无定论。因而,关于如 何扬长避短、有效而适当地发挥纤维素酶在苎麻织物抗刺痒整理上的作用研究,显得尤为重 要。反应型水性聚氨酯在织物后整理中的应用研究已较为广泛。水性聚氨酯是以水替代有机溶剂作为分散介质的环保型聚氨酯体系,它具有成膜弹性高、粘接强度高等优良特性,将其 用于纺织品加工可赋予织物柔软丰满的手感,有效改善织物弹性等作用[5], 但聚氨酯在苎麻 织物抗刺痒感整理中的研究鲜有报道。本课题针对苎麻织物的刺痒感问题,系统研究了单一 纤维素酶整理、单一聚氨酯整理、纤维素酶-聚氨酯联合整理对苎麻织物抗刺痒感的效果和 相关的纤维形态结构、结晶度和力学性能变化,开发了较为有效的苎麻织物抗刺痒整理技术。
1.1 实验材料与仪器

试剂:超强对比酶 80L(工业级,上海丹尼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弹性聚氨酯整理剂

PA-11(工业级,海宁胜晖化学工业有限公司)、无水乙酸钠(AR,杭州高晶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冰乙酸(AR,上海中翔化学试剂有限公司)等。

织物:36Nm 纯苎麻半漂机织布,由湖南华升株洲雪松有限公司提供。 仪器:Lambda35 型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Perkin Elmer 股份有限公司)、KES-FB 织物

风格仪(日本加藤科技有限公司)、YG065H 型电子织物强力机(莱州市电子仪器有限公司)、 SF600 型 Data Color 测色配色仪(美国 Data Color 公司)、YG461D 型数字式织物透气量仪(温 州方圆仪器有限公司)、ULTRA55 型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德国 Carlzeiss 公司)、ARL XTRA型 X 射线衍射仪(瑞士 Thermo ARL 公司)。
1.2 实验方法

1.2.1 苎麻织物的纤维素酶整理实验方法及工艺 为保证酶处理时纤维素酶处于最佳活力状态,先通过测定不同温度和 pH 下所用纤维素酶的活力来了解和确定纤维素酶最佳活力条件。根据该纤维素酶供应商的推荐以及本课题组对酶的最佳活力条件测定,确定酶的应用 pH 为 4.5 左右,温度为 55℃,重点优化酶的使用 浓度和时间。在 55℃和 pH 4.5 下,设计酶处理浓度(0,0.25,0.5,0.75,1.0,1.25,1.5,1.75 %(o.w.f.)),酶处理时间(0,30,60,90,120,150min)的单因素试验。苎麻织物的纤维 素酶抗刺痒整理的工艺流程如图 1 所示

[1][2][3][4][5][6]下一页>>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