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结果表明,碱浓度增加有利于改性聚丙烯酸酯涂层与基布分离。50g/L与100g/LNaOH碱处理效果相似,因而选取5Og/LNaOH作为改性聚丙烯酸酯涂层碱化处理条件。
2.4不同溶剂对碱处理试样的剥离效果
改性聚丙烯酸酯涂层织物经50g/LNaOH碱处理后,以蒸馏水作溶剂,经超声清洗去除从基布分离的改性聚丙烯酸酯涂层,再选择不同溶剂在不同温度下处理试样,结果见表3。
由表3可知,改性聚丙烯酸酯涂层织物碱处理后,再选择不同溶剂剥离涂层,效果明显。其中改性聚丙烯酸酯涂层织物经碱处理后,以二甲基甲酰胺作溶剂,常温下即可实现涂层剥离。
2.5改性聚丙烯酸酯涂层织物组分分析
为了验证所设定的试验条件是否对试样的纤维含量测试有影响,将试验涂层织物经50LNaOH煮沸处理后,选择二甲基甲酰胺溶解剥离改性聚丙烯酸酯涂层,依据GB/T2910.1-2009用75%硫酸溶解经剥离试验后的改性聚丙烯酸酯涂层织物及原样,分析结果见表4。
由表4知,经所设定的试验条件处理后的样品,与未经任何剥离试验的原样相比,其组分分析试验所得各组分的含量基本一致,验证了所选定的剥离条件适合于改性聚丙烯酸酯涂层织物组分分析。
3结论
涂层混纺织物进行组分定量分析前,应将附着在织物上的涂层去除。对于改性聚丙烯酸酯涂层涤棉昆纺织物,去除涂层的试验方法是:每克试样加入50mL50g/L的NaOH煮沸处理1h,转移至100mL二甲基甲酰胺常温萃取1h,对改性聚丙烯酸酯涂层涤棉混纺织物具有较好的剥离效果。再按GB/T2910.1-2009进行组分分析,可得到满意的结果。
<<上一页[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