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前处理 >

织物前处理漂白原理及工艺(1)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12年04月19日

NaClO对纤维素亦有氧化作用(非选择性氧化),氧化作用复杂。

三NaClO漂白工艺条件分析

1、漂液的pH值

主要表现在对漂白速率和对纤维损伤大小影响

①酸性条件下,但Cl2逸出,污染环境

②中性条件,纤维损伤最严重,此时氧化纤维素羧基多,对纤维的损伤程度较大。

所以选择pH9—10漂白,尽管漂白速度慢一些,但通过延长t可达到目的。

注意:漂白时,由于纤维吸收NaClO水解产生的NaOH,加之纤维素,果胶等有机物产生酸的影响,还有空气中CO2的作用,使漂液pH逐渐↓,轧漂时要不断补充新鲜漂液,淋漂和浸漂时需要加碱剂Na2CO3以维持pH值,防止纤维损伤。

2、温度和时间

T↑,漂白速率↑,但棉纤维的氧化速率↑,在一定pH下,T每↑10℃,氧化速率↑2.7倍,T<35℃,
T<35℃,急剧↓高温不宜,但低温需制冷设备,能耗大,时间长。

选择室温20~35℃,时间以30~45min为宜

3、浓度

在pH、T和t一定时,C↑,白度↑,但并非成正比,C达一定值白度提高不多,而损伤大,实际生产时应根据含杂、织物厚薄,对白度要求确定

四NaClO漂白工艺

1、工艺过程

(1)纯棉:绳状轧漂—在绳状漂白联合机上进行

水洗→浸轧漂液(轧余率100~120%)→堆置水洗→酸洗→中和(Na2CO3)→水洗→脱氯→水洗。

(2)涤/棉织物采用平幅加工,深色织物有效氯2~4g/L。

2、应注意的两个问题

(1)前处理问题:必须有较好的退浆和精练效果,否则要加重漂白负担,影响棉纤维的强度,对T/C来说,这一点较难满足,一旦精练不净,纤维上的含氮物质漂白时会与HClO生成氯胺类化合物,释出HCl,使纤维泛黄、脆损。

<<上一页[1][2][3][4][5][6][7]下一页>>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