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染料染色时与纤维素纤维键合形成的共价键,在一定条件下都可被水解,易发生断键反应,造成染后浮色较多。为去除染色织物表面浮色,提高色牢度,一般需要高温皂洗,再加热水强力清洗,生产工序长,水、电、汽消耗增多,废水排放量和污水处理负荷大,生产成本高[1]。
生物酶皂洗技术系利用生物酶脱除纤维表面的浮色。该皂洗技术通过分解特定结构的活性染料,去除棉织物上未与纤维结合的表面浮色和水解染料,用水量少,节能节时,是一种新型绿色皂洗处理工艺[2]。
1试验部分
1.1材料和仪器
织物 纯棉针织布(市售)
药品 活性红BF.3B,活性黄BF一3R(上海雅运);活性黑B(浙江龙盛);三合一精练剂HS一117B,稳定剂HSP,皂洗酶HS-005A,皂洗剂HS-632(浙江华晟化学制品有限公司)
仪器KINGDA常温染样机(佛山市航星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容声脱水机(广东容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sw一12A型耐洗色牢度试验机(南通宏大实验仪器有限公司),S.C.101-6型鼓风电热恒温干燥箱(浙江省嘉兴市电热仪器厂),J]200型精密电子天平(常熟双杰测试仪器厂),721-100分光光度计(上海菁华科技仪器有限公司),SF600PLUS电脑测色配色仪(美国DATACOLOR公司)
1.2试验方法
1.2.1精练
处方
三合一精练剂HS一1ITB/(g·L) 3
双氧水/(g·L) 3
稳定剂HSP/(g·L) 0.5
浴比 1:10
工艺曲线
1.2.2染色
处方
染料/%(omf) 6
元明粉/(g·L) 70
纯碱/(g·L) 25
螯合分散剂HSP/(g·L) 1
浴比 1:15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