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调查表明国内外看好聚乳酸行业,纷纷申请相关专利争相专利圈地。主要原因在于聚乳酸潜在的市场价值:聚乳酸是一种性能优良、具有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的聚合物,无毒、无刺激性,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可生物分解吸收,强度高,可塑性强,易加工成型。它易被自然界中的多种微生物或动植物体内的酶分解代替,最终形成水和二氧化碳,不污染环境,因而被认为是最有前途的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一般认为从某一领域目前的专利数可以推断出未来3-4年内该领域的市场情况。从专利量可以预见聚乳酸在我国将形成的一定的市场,国外相关机构在聚乳酸方面的投入力度非常大,预计聚乳酸在国外将会形成一个大产业;相比之下,国内申请量较少,抢占未来国内市场的意识还不强。由于日本是聚乳酸研究与开发大国,其相关专利申请量最多,因此日本相关公司是我国企业需重点关注的竞争对手。从相关专利公开可知,日本申请人公开的专利数量占聚乳酸相关中国专利总数的近30%,其数量远高于美国、意大利与德国,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日本已开始打开中国聚乳酸领域市场的战略动向。
对策:聚乳酸的制备是以玉米、小麦、木芋等一些植物中提取的淀粉为原料,而我国是农业大国,乳酸来源丰富。所以利用资源优势,抓住市场机遇,提高我国聚乳酸工业水平,我国相关机构应加大聚乳酸研发投入,提高自主研发能力,以免受制于他国专利。建议密切关注国外申请人的中国专利技术动向与专利公开动向,通过掌握相关专利信息资源,提高研发的起点,避免低水平重复研究和侵犯他人专利权,同时积极寻找空白点,申请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作为聚乳酸开发的主要国家,日本的相关技术值得我国相关研究、生产机构的高度重视。
专利申请人:我国集中于高校,国外集中于企业
从中国专利数据库可以发现,国内聚乳酸的专利申请主要以高校为主,其中申请聚乳酸相关专利的高校主要有:浙江大学、天津大学、武汉大学、华东理工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东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重庆大学、暨南大学等;企业也有一定的申请量,但相比之下,企业的聚乳酸专利申请量远少于高校;高校和研究所占63%,而企业为26%。专利申请件数具体分布如图2:
从DERWENT专利数据库可以发现,聚乳酸专利的国外申请人绝大部分为企业,而且许多为国际知名大企业,其中专利族申请量最多的前十大公司为SHIIMADZU CORP、UNITIKA LTD、KANEBO LTD、MITSUI CHEM INC、MITSUI TOATSU CHEM INC、MITSUBISHI PLASTICS IND LTD、TORAY IND INC、TOYOBO KK、KANEBO GOSEN KK和MITSUI PETROCHEM IND CO LTD。MITSUBISHI PLASTICS IND LTD,作为世界上聚乳酸包装应用研究的领头羊,专利公开总量最多,其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聚乳酸包装应用研究的世界最新动态。纤维应用领域聚乳酸专利最多的公司为TORAY IND INC。
分析:从中国申请情况看,近年来我国申请人申请的聚乳酸相关专利数量增长较快,这说明我国相关研究机构开始逐渐重视聚乳酸的开发,但目前国内申请人主要为高校,企业所占分额较少。相比之下,国外主要集中于企业。表明我国聚乳酸基本处于研究探索阶段,而国外正处于产业化前期,目标直指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