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5 硫酸钠用量对染色效果的影响
固定氧化还原体系的浓度及其他工艺条件,仅改变硫酸钠用量,结果见表5。
由表5可看出,对活性红B-3BF和活性金黄BES而言,无水硫酸钠用量对染料上染羊毛的影响不大。对活性深蓝B-2GLN而言,加入少量无水硫酸钠,可使羊毛织物的K/S值略有增加。综合考虑,染色时可不加硫酸钠,如果加,用量以5 g/L为宜。
2·1·6 纯碱对染色效果的影响
采用优选的工艺对羊毛染色,其中一份在温度升高到80℃后,30 min时加入5 g/L的纯碱,固色
50 min;另一份在温度升高到80℃时,续染80 min,染色后测定羊毛织物的K/S值,然后进行皂煮(皂粉2 g/L,温度80℃,时间10 min),再测定皂煮后织物的K/S值,结果见表6。
由表6可以看出,不管是皂煮前还是皂煮后,加碱固色织物的K/S值均小于未加碱固色织物的K/S值。所以用氧化还原体系染色时,不需要加碱固色。
2·2 染色效果评价
2·2·1 染色织物的染色牢度
用活性金黄BES及活性红B-3BF对羊毛织物常规染色及过硫酸钾/硫脲氧化还原体系染色,染料用量2%(owf),然后测定摩擦牢度及耐洗牢度,结果见表7。
由表7可以看出,氧化还原体系低温染色羊毛织物的染色牢度与95℃常规染色织物的染色牢度相当,表明羊毛氧化还原体系活性染料低温染色具有较好的色牢度。
2·2·2 染色织物的力学性能
样品同2·2·1,测定染色羊毛织物的断裂强力及断裂伸长率,结果见8。
由表8可以看出,氧化还原染色后羊毛织物的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均大于常规染色羊毛织物的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其原因可能是常规染色温度较高,对羊毛纤维有较大的损害,而氧化还原体系染色,温度较低,染色条件比较温和,故对羊毛的影响较小。
3 结论
①用过硫酸钾/硫脲氧化还原体系在80℃的条件下对羊毛用活性染料染色,能提高染料在羊毛织物上的表面色深值,而且染色织物的染色牢度较好。
②最佳的染色工艺条件为:过硫酸钾和硫脲的浓度比为0·030 mol/L∶0·015 mol/L,元明粉0~5 g/L,平平加O 1 g/L,浴比1∶50,室温入染,然后升温至80℃,续染60 min。
③过硫酸钾/硫脲氧化还原体系在80℃的条件下用活性染料对羊毛染色,羊毛纤维损伤较小。
<<上一页[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