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3只活性染料在不同配比的过硫酸钾/硫脲体系下对羊毛织物进行低温染色,结果见表1。
由表1可以看出,3只活性染料在氧化还原体系条件下对羊毛染色,羊毛织物的K/S值均高于常规染色,当过硫酸钾的量与硫脲的物质的量配比为2∶1时,羊毛织物的得色量基本达到最大值。所以过硫酸钾与硫脲的物质的量配比以2∶1为宜。
2·1·2 氧化还原体系浓度对染色效果的影响
固定其他工艺条件,仅改变氧化还原体系的浓度,对羊毛织物低温染色,结果见表2。
表2表明,随着氧化剂和还原剂浓度的增加,3只染料在羊毛织物上的K/S值均增加。当过硫酸钾浓度为0·030 mol/L时,羊毛织物的K/S值达到最大值,之后,体系浓度继续增加对羊毛织物K/S值的贡献不大。固选择过硫酸钾的浓度为0·030 mol/L,硫脲浓度为0·015 mol/L。
2·1·3 染色温度对染色效果的影响
固定氧化还原体系的浓度及其他工艺条件,仅改变染色温度,对羊毛低温染色,结果见表3。
由表3可以看出,随着染色温度的增加,染色羊毛织物的K/S值增加,当染色温度达到80℃时,3只染料在羊毛织物上的K/S值均达到最大值,且均超过了常规染色羊毛织物的K/S值。之后染色温度增加,羊毛织物的K/S值变化不大。这是因为染色温度增加,羊毛纤维的膨化增加,染料在纤维中的扩散速率增加,而且温度增加,氧化剂和还原剂反应产生的自由基引发了羊毛大分子和染料分子上的—OH,—NH2等形成自由基,增加了纤维表面活性,而氧化剂和还原剂反应释放的酸,又促进了羊毛的膨化,从而提高了染料在纤维上的吸附量和上染速
率[4]。因此染色温度选择80℃。
2·1·4 染色时间对染色效果的影响
固定氧化还原体系的浓度及其他工艺条件,仅改变染色时间,对染色效果的影响见表4。
染色时间可以弥补其他因素的不足,由表5可看出,染色时间达60 min时,3只染料在羊毛织物上的K/S值基本达最大值,之后,再延长染色时间,对 染料上染的贡献不大,因此选择染色时间为60 min。
<<上一页[1][2][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