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表5可知,采用1 g/L精练酶KDN-301和1 g/L去油剂DO-165,55℃处理30 min后,再80℃处理15 min,针织汗布毛效达到15 cm/30 rain以上,已满足染整加工要求。因此,中样放样试验时,可采用上述工艺进行处理。
2 大样生产实践
根据精练酶KDN-301低温前处理小样试验,进行大样生产实践,并与传统煮练工艺进行对比。
2.1精练酶低温前处理工艺与传统煮练工艺
2.2精练酶工艺与传统煮练工艺效果对比
普通针织汗布经精练酶KDN-301低温前处理工艺和传统煮练工艺处理后,比较其各项性能指标,如表6所示。
表6中,与传统煮练工艺相比,精练酶KDN-301低温工艺处理的针织汗布毛效略高,顶破强力更高,失重较少,白度稍低,纤维表面的棉籽壳虽未能完全去除,但对于中深色染色品种,已完全可以达到生产要求。染色后,两种工艺处理的汗布染色牢度相当,色差接近。
针织汗布面料经低温酶精练处理后,手感比传统煮练工艺处理面料厚实、柔软和爽滑。因此,在染色过程中,可以有效避免折痕及条花等疵病的产生,减少防折皱剂等其它助剂的用量。
2.3酶精练与传统工艺成本对比
按生产1吨布计算,KDN-301低温酶精练工艺和传统煮练工艺的成本比较见表7。
由表7和图1、图2可知,与传统煮练工艺相比,精练酶前处理工艺温度较低,无需进行酸洗中和以及生物酶除氧等多道净洗工序,缩短了工艺流程,使得面料实际生产中,将精练酶KDN-301工艺应用于中深色匹染大身和领、袖的前处理,原先染色存在的折痕及烂边现象基本消失,减少了回修及报废。因此,精练酶KDN-301工艺适用于黑色、海军蓝和棕色等深色品种的大批量生产。
3 结论
(1)精练酶KDN-301前处理工艺适用于中深色品种加工,与传统煮练工艺相比,可减少助剂用量,节约水电气消耗及加工时间,可以替代传统的精练工艺。
(2)针织汗布采用精练酶KDN-301工艺处理后染色,色牢度较高,匀染性好,可避免折痕、条花等疵点的产生,回修率低,节能环保效果明显。
<<上一页[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