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直接染料
直接染料是指在染纤维素纤维(如棉、麻、粘胶纤维)或蛋白质纤维(如蚕丝、羊毛纤维)时,不需媒染剂而直接上染的一类染料。这类染料对上述纤维有较强的亲和力,因而有较高的直接性。在染纤维素纤维时,一般在中性或弱酸性浴中进行。直接染料的分子中含有磺酸基或羧酸基等可溶性基团,因而溶于水。为了改进直接染料的日晒和湿处理牢度,一般在染色后,用阳离子型固色剂固色。习惯上将日晒牢度四级以上的直接染料称为直接耐晒染料,而将日晒牢度在四级以下的直接染料称为一般直接染料。
(5)分散染料
分散染料是一类疏水性较强的非离子型染料,分子中含有一些极性基团,如羟基、氨基、羟烷氨基等,但不含有磺酸基、羧基等水溶性基团,因此在水中的溶解度极微,分散染料分子结构较简单,分子量较低。
(6)活性染料
活性染料是用于纤维素纤维染色的染料,染料分子中含有能与纤维分子发生反应的活性基团。在染色时,活性基团与纤维分子形成共价键的结合,使染料和纤维成为一个整体。
国产活性染料一般是按活性基团来分类的,主要有:(1)X型活性染料:含有两个一氯均三螓活性基团;(2)K型活性染料:含有一个一氯均三嗪活性基团;(3)KN型活性染料:含有一个β-硫酸脂乙基砜基活性基团;(4)KM型活性基团:这类活性染料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活性较高的K型活性染料,一部分是M型活性染料。M型活性染料指染料分子中含有两个不同活性基的染料,一般一个是β-硫酸脂乙砜基,一个是单氯三嗪活性基;(5)KD型活性染料:即具有活性基的直接染料;(6)P型活性染料:含有磷酸基的活性基团;(7)K-E型活性染料:含有两个单氯三嗪活性基团;(8)其它活性染料。
(7)硫化染料
硫化染料是某些芳香族化合物与硫磺和多硫化钠熔融后而发生硫化作用所生成的产物。硫化染料本身不溶于水。染色时需用硫化钠将染料还原变为可溶的具有羟基隐色体的盐,从而为织物所吸收,然后在空气中氧化恢复成原来的不溶性染料而固着于纤维上。
硫化染料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用硫化钠作为还原剂的硫化染料,一类是用保险粉或保险粉?硫化钠作还原剂、称为硫化还原染料。
硫化染料的生产工艺简单,价格低廉,为我国最早生产的一类染料,当前经常生产的还原染料约有10多个品种。
(8)还原染料
还原染料分子中不含有磺酸基和羧酸基等水溶性基团,因而不溶于水。分子中一般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羰基。染色时,还原染料的羰基在碱性介质中被还原剂还原成为羟基的钠盐,而成为可溶性的隐色体,并为纤维所吸收。染色后,经空气或氧化剂氧化,又转变成还原染料使纤维上染。用还原染料染色时,一般以氢氧化钠为碱剂,保险粉为还原剂;而在印花时,以碳酸钠、碳酸钾为碱剂,以雕白块为还原剂。还原染料可分为一般还原染料和可溶性还原染料。
三、重点介绍活性染料印花
活性染料与纤维素纤维的反应是在碱性条件下进行的,所以在印花工艺中必须加入碱剂。碱剂的碱性强弱,直接影响活性染料的稳定性。一般反应性差的活性染料选用碱性稍强的碱剂,如纯碱;反应性较高的活性染料应选用碱性稍弱的碱剂,如小苏打等。
尿素是助溶剂、吸湿剂,可帮助染料溶解,促使纤维溶胀,有利于染料扩散。防染盐S是一种弱的氧化剂,它可防止染料在高温汽蒸时受还原性物质的作用而产生变色。海藻酸钠糊是活性染料印花最合适的原糊,它起着把染料、助剂等传递到织物上的作用。
<<上一页[1][2][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