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织物抗紫外线性能测试方法
按AS-NZS4399标准[4]测试。
2 结果与讨论
2.1 防紫外线整理剂用量的影响
染料0.5%,元明粉15g/L,纯碱10g/L,防紫外线整理剂UV-120的用量分别为0、0.5%、1.0%、1.5%、2.0%、2.5%。采用上述工艺条件对织物进行处理,试整理后织物的防紫外效果,结果见表1。以不加防
紫外线整理剂染色的织物为标准,测定加入不同用量UV-120后染色织物的色差值,考察防紫外线整理UV-120对色光的影响,结果见表1。
表1 防紫外整理剂用量对抗紫外效果的影响
由表1可知,加入防紫外线整理剂后,织物的紫外线透过率明显降低,说明UV-120能有效提高织物的抗紫外性能,且随着用量的增加,紫外线透过率减小,抗紫外效果增强。当UV-120用量为1.0%时,织物的紫外线透过率已下降到0.5%左右,效果显著;当用量为2.5%时,紫外线透过率下降不再明显。因此,选择UV-120用量1.0%~2.0%,即可获得很好的抗紫外效果,具体用量可以根据实际生产情况进行选择。此外在染色过程中加入UV-120进行同浴整理,对染色织物的色光基本没有影响,说明UV-120对染料的性能不会产生影响。因此,UV-120用量可选为1.0%。
2.2 染料及助剂的影响
UV-120用量为1.0%,染料及助剂用量如表2所示,采用上述工艺条件对织物进行处理,测试整理后织
物的防紫外线效果,结果见表2。
表2 染料及助剂用量对抗紫外线效果的影响
由表2可知,随着染料及助剂用量的增加,紫外线透过率有所下降,但下降幅度不大,说明织物的防紫外线效果随颜色的加深而缓慢增加,但总体上对织物的防紫外线效果影响不大。
2.3 染色温度的影响
温度变化会对染料的上染产生影响,为了消除颜色变化对防紫外线效果的影响,试验过程中不加染料,加入元明粉15g/L、纯碱10g/L、UV-1201.0%,按上述工艺流程,分别在50、60、70、80℃温度下染色,并对整理后织物的防紫外线效果进行测试,结果见表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