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DSC检验结果及染色不匀织物的数量,结合对纱、织厂现场检查情况综合分析判断,该批织物经向染色不匀,并非纺纱或织造过程中错条、错支或用错原料造成,而应是纤维生产厂供应的CDPET纤维在聚合过程已经存在质量问题。
(2)测定CDPET纤维强力和断裂伸长,如果纤维强力和断裂伸长存在明显差异,也有可能不是同一种(批)CDPET纤维。表2是在纺纱现场对两家不同供货厂家的CDPET纤维抽样作拉伸和强力试验的数据。
从表2数据看,在断裂伸长率和断裂强度平均值方面,甲纤与乙纤没有较大的区别,但断裂伸长率的CV%值差异很大。
(3)用CDPET纤维纺纱时,有的纺纱厂对纤度有特殊要求,不同纤度的上染率也不同,当织物出现染色不匀时,可检测纱条中纤维细度,以确定是否有不同批号(或厂家)的CDPET纤维混入。
(4)阳离子染料对CDPET纤维的可染性主要取决于阳离子基团的含量、纤维的聚集态结构、玻璃化温度等,其中纤维的磺酸基含量和纤维的物理结构密度对染色性能影响极大。由于聚合条件、添加剂、纺丝工艺参数不同,使CDPET纤维的染色性可能存在较大差异。所以,当织物发生染色不匀时,可对未染色的纱或纤维作上染率检测,如果上染率不同,也有可能不是同一批或同一厂家生产的CDPET纤维。
例如,对某企业同期使用的两家厂生产的CDPET纤维作热分析,得出表3测试结果。
从表3DSC分析结果看,甲纤和乙纤的Tg, Tm和熔融焓(说明结晶能力和结晶度)基本一致,差异在误差范围之内,可认为是同一类纤维。但是Tc存在一定差异,说明两家工厂采用了不同的生产工艺或者纤维表面存在不同的纺丝油剂,影响了结晶温度。
2 纺纱及织造对织物染色不匀的影响
对CDPET纤维使用不当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在使用同一厂家、不同生产批号的CDPET原料时,未采取分批措施或采取的接批措施不当。
(2)纤维制造商更换不同厂家的CDPET切片,但未分批或未及时通知纺纱厂做分批处理。
(3)CDPET纤维在加工过程中,由于操作失误或聚合条件、添加剂及纺丝工艺参数发生变化,使供给纱厂的同批号CDPET纤维存在染色性能差异。
(4)在同一个生产场所同时使用两家以上的CD-PET纤维纺纱。生产现场管理混乱、标识管理不健全,或操作不慎造成错支、错条(管)或包装错支,使织造工序用错纱。
(5)CDPET多唛头清花圆盘混纺,混棉不均匀。
(6)从织物中抽出染色有差异的纱,用捻度测试仪测其捻度。细纱、弱捻纱(线)往往上染率比普通纱要高。
<<上一页[1][2][3][4]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