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4微生物损伤
与细菌相比,纤维素纤维更易被霉菌损伤,如果霉斑散发出发霉的气味则通常是由真菌引起的.霉斑通常发生在纤维素纤维上,其颜色也根据真菌种类的不同而变化.根据Nopitsch[5-6],测试真菌的最佳方法是用乳酸酚蓝试剂在显微镜下观察.
乳酸酚蓝试剂的制备:溶液A含有20mL乳酸、20g苯酚、40mL丙三醇、20mL蒸馏水.溶液B含有100mL蒸馏水、2g染料.将50mL溶液A和10mL溶液B混合制得此溶液.
乳酸酚蓝着色方法:选取样品中的几根纤维,剪切到恰当尺寸后直接放人聚乳酸酚蓝试剂中,然后盖上盖玻片.因为试剂本身为黑蓝色,所以着色菌丝纱线和真菌孢子总是不能很好地识别.为此,最少10min、最多30min后试剂用条状滤纸吸出,此滤纸放置在盖玻片的一端.同时在盖玻片另一端放置溶液A,以防止样品干燥析出.这种增加颜色差别的清洗处理过程要求严格,因为如果溶液被吸除太快则真菌的碎片可被洗除.另一方面,只有经过此清洗处理后,蓝色着色菌丝纱线、可能的孢子和细菌群体才能清楚地观察到.如果微生物攻击后的测试样品经过洗涤则增加了使用这种测试方法的难度,需要更多的耐心和比较技巧周为这时只能测试到微生物的痕迹.
潮湿织物在温暖的环境中贮存过夜就足以引起霉菌损伤,产生不易去除的各种颜色霉菌斑.
2.2.5碱斑
纤维素纤维尤其是棉纤维用碱进行前处理,通常织物洗涤后仍有一定数量的残碱不均匀地分布在织物上.[7]这可在后来工序上引起织物疵病,如碱干扰酸催化的整理工艺(免烫整理、拒水拒油防污整理、拉伸整理).碱斑是残留碱引起的另一个问题,通常是由于碱添加得不均匀导致的.纤维素纤维在碱斑部位溶胀较大,吸收染料较多,从而在织物上出现深色斑点,由于未染色织物是微黄色,所以不易观察到碱斑.通过显微镜对比斑点部位与未损伤区域的纤维纵向可观察到明显溶胀的纤维.据Schmidt[8]描述,在红,绿测试试验中如果生成显著的绿色,则表示有残碱存在(染色织物则需在温和的条件下经过剥色处理).
<<上一页[1][2][3][4][5]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