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染整 >

阻燃纤维的的现在及未来发展(2)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12年04月10日

广州市纤维产品检测院工程师 罗胜利

目前纺织品阻燃性能测试比较成熟的测试方法包括:水平燃烧法、垂直燃烧法、45o燃烧法、氧指数法等,不同的测试方法从不同的侧面反映织物的燃烧性能。对纺织品阻燃性能的评估一般采用以下指标:续燃时间、阴燃时间、损毁长度、火焰蔓延时间、火焰蔓延速率、火焰蔓延距离、燃烧速度、最小点燃时间、极限氧指数、减光系数、辐射通量等。

纺织品阻燃性测试标准体系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指标繁多,有重复,须统一简化,比如“火焰蔓延时间、火焰蔓延速率、火焰蔓延距离、燃烧速度”这几个指标其实表达的都是一个意思,即燃烧速度。

二是目前纺织品阻燃性能指标多为评价纺织品燃烧的容易程度和燃烧快慢程度。

三是现有的标准体系主要针对面料的阻燃测试方法,而不是散纤维。因为纺织材料的燃烧性能不仅和材料本身的属性有关,还和纤维的集合体结构、混纺情况等方面有关。但是,纤维的阻燃性能测试方法和标准的空白制约了阻燃纤维产品的开发和市场推广,如果每次试验都将纤维纺纱织成布,再检测样品的燃烧性能,会导致实验周期很长,成本较高等不利影响。

另外,阻燃纤维在贸易中一旦碰到质量纠纷,很难分清责任方,因此,我国在2011年10月发布了3项纤维阻燃性能测试行业标准,分别是涤纶纤维、粘胶短纤维、无机阻燃粘胶短纤维的阻燃性能测试,均采用极限氧指数法。

芳纶的技术现状和发展方向

山东烟台泰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宋西全

间位芳纶,学名聚间苯二甲酰间苯二胺纤维,是目前世界上有机耐高温纤维中发展最快的品种之一。最早由美国杜邦公司研制成功,并于20世纪60年代末实现了产业化生产。1972年帝人公司也开始生产商品名为“Conex”的间位芳纶,我国最早的芳纶生产线于2004年投产,由烟台泰和新材股份有限公司研发。

从间位芳纶分子的结构上来看,该分子是由酰胺基团相互连接间位苯基所构成的线型大分子。在它的晶体里氢键在两个平面上存在,如格子状排列,从而形成了氢桥的三维结构。由于氢键的作用强烈,使间位芳纶化学结构稳定,具有优越的耐热性能以及良好的阻燃性能、耐化学腐蚀性能、电绝缘性及机械性能等特点,芳纶纤维是航天航空、军工消防、电子通讯、节能环保、石油化工等高科技产业领域不可或缺的基础材料。

海藻纤维的本质阻燃机理

青岛大学教授夏延致博士研究生 王兵兵

海藻纤维的本质阻燃机理主要源于金属离子阻燃新理论。金属离子的阻燃机理在于:金属离子起到催化裂解作用,改变了海藻酸大分子的热裂解过程,减少了可燃物的生成,促进其成炭;海藻酸盐大分子链可以通过金属离子螯合形成交联结构,从而使海藻酸盐纤维的热裂解温度要高于海藻酸纤维;大分子中金属离子会在燃烧过程中形成碱性环境,海藻酸大分子极易发生脱羧反应生成不燃性CO2并稀释可燃性气体;海藻酸盐纤维在燃烧过程中生成的金属氧化物和金属碳酸盐沉淀覆盖在纤维表面,在凝聚相和火焰间形成一个屏障,隔绝氧气、阻止可燃性气体的扩散。

因此,我们得出结论:海藻酸盐是天然的本质阻燃高分子,具有优异的阻燃特性,通过实验研究和理论分析,解释了该类纤维材料的阻燃机理,它是利用高分子本身所固有的金属离子而起阻燃作用,我们称之为金属离子阻燃机理。

<<上一页[1][2][3][4]下一页>>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