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染生产中对花不准是一种重要的印染疵病.严重影响印染成品质量对花不准的表现形式是印制二套及多套色花型时.有一种或几种色泽没有正确地印到相应的花纹位置上.发生错位或重叠对花不准产生的原因主要有:①圆网制版工艺设计考虑不周;②圆网圆周大小不一致;③贴布浆粘贴能力差,印花半制品与橡胶导带之间发生相对移动:④印花橡胶导带松弛未及时调整,致使其滑移、跑偏:⑤半制品布幅在生产过程中遇湿产生回缩和扩伸。其中前4个问题可以通过改善工艺、提高操作水平和提高设备精度的方法解决:而对于第5个问题国内印染界一般都采用在制版时通过对图案的缩放加以修正,但由于织物品种、染料类型和花色的复杂性,如果解决不当,常常又会引发①中所述问题所以目前国内外印染界对于⑤引起的对花不准的问题没有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法近年国外印染企业研发了印花导带定位自动测定系统.通过对每个印花位置上橡胶印花毯速度的测定.对各印花圆网的转速进行校正但由于印花过程中待印织物的遇湿变形量在织物的各段差异较大,且织物与其附着的印花毯之间也存在相对位移.所以上述方法并不能真正解决由于待印织物遇湿变形引起的对花不准问题。
本研究利用织物图像规则分布的纹理特征.通过对待印织物表面纹理图形直方波图形波峰计数方法实现套色印花过程中的高精度对花定位实验证明基于图像识别技术的多套色印花定位系统能够较好地解决由于织物遇湿变形所引起的对花不准问题。
1工作原理
从待印染织物的形成过程和结构来看.织物是由经纱和纬纱相互交织而形成.由于纺织机械能严格控制纬经纱线编织过程.织物其纬纱和经纱按一定密度、一定交织规则均匀排列.产生的织物结构图像自然规则稳定.如图1所示均匀的纬经纱线相互交织围成明亮的矩形框:中心呈类圆形暗淡区域是编织孔.孔域直径和灰度受编织纱线密度影响存在差异纬经纱线交织环绕构成织物最基本的结构单元。
一般平面图像内散布的识别对象存在形状、轴向、距离及尺寸差异,要正确识别需提取特征参数并归一化处理为特征矩阵.经线性几何变换将识别特征映射至标准模型根据织物基本结构单元稳定.经纬纱线呈直线分布且灰度变化具有单一周期的特征。对于大小为mXn的织物结构图像.纬纱方向的灰度值分布为fx(m),经纱方向的灰度值分布为fv(n),识别算法的核心是分别沿纬经纱线方向对检测纹理灰度值累加求和:
[1][2][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