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染色 >

生产技术筒纱活性染料受控染色(1)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12年04月09日

表1列出了国内常用的几只活性染料上述S、E、R、F的差值和比值。

染料选择标准:配伍性好,对工艺参数(温度、时间、浴比、盐、碱等)敏感性小,以及不能“跳灯”。在拼色时,应选用S、E、R、F值相近的同类型染料。三原色拼色时,蓝色用量小于0. 2%,不可使用2GFN蓝(上海万得);藏青用量小于1. 0%,不可使用B 133%元青;KN-G翠蓝和B-4GLN嫩黄用量0. 5%以上时,应采用80~85℃染色。当黄、红单个用量超过2%,可选用EX-D黄、EX-D红(雅格素)。当BF-RR蓝用量超过0. 2%时,应选用其它蓝色替代。另外,使用黑色染料时,黑色染料用量不得小于2. 0%。

1.2 染料与盐、碱的配比

生产中,染料、助剂的用量和配比,是根据染料对温度、时间、浴比、盐、碱和pH值等不同的依存性,以及设备的特性而定的,特殊情况下可作微调。例如,KN-R艳蓝在55~60℃染色较合适,元明粉最高用量为50 g/L(采用大浴比化元明粉时,用量可适当提高);如果用磷酸三钠代替纯碱,则用量是纯碱的一半;大豆纤维、玉米纤维和竹纤维的染色,纯碱用量不得高于20 g/L等。表2列出了棉、粘胶纱染色时活性染料与盐、碱的配比。

1.3 染色条件的控制

1. 3. 1 前处理

织物煮练或氧漂前处理,所用的各类助剂不可拼混在一个容器中。高浓度助剂拼混,可能会引起相互反应;如果直接倒入已装入纱的主缸内,则又会使浓度高的助剂沾在纱上,产生浓度不匀,影响后道染色,严重时还会产生色花。前处理后的筒子纱在不影响强力的情况下,要求:

①纱线处理均匀,目测时看不出内外层,染浅色没有棉籽壳;

②毛效在10 cm/30 min左右;

③纱的中、内层不含残余的碱或双氧水;

④没有严重变形、密度不匀的现象。

1. 3. 2 染色温度控制

乙烯砜型染料(或乙烯砜+一氯均三嗪)的染色温度为55~65℃,最佳上染温度为60℃;一氯均三嗪染料的染色温度为80~90℃,常规上染温度为85℃。因此,在低于最佳上染温度时进行恒温移染,不加或少加盐/碱;在无碱条件下,采用高于最佳上染温度进行恒温移染,再降温加碱,可以起到明显的匀染效果。

1. 3. 3 电解质浓度

控制染浴中的盐浓度,可以改变上染速度和上染率,故不同颜色及深度的染色,盐的用量和上染速度是不同的。如粘胶雪尼尔产品的染色,盐浓度超量,可缩短染色时间。绞纱用此方法染色,可使表面着色快,红

光突出,上染率提高;但其芯层连接线没有完全上染,故色光不稳定,易产生缸差。而筒纱不能用此法,否则极易引起色花及内外层色差。若用染液的回流水化盐(元明粉),在盐局部浓度达到250 g/L以上时,有些染料就会出现凝聚或盐析现象。因此,在染色中途对料缸加盐时,要及时循环回流以进行稀释。

<<上一页[1][2][3]下一页>>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