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入染,升温至各染料的染色温度,保温固色60 min。
1. 5. 3 皂洗工艺
常规皂洗工艺 溢流洗→40℃水洗→40℃中和→60℃水洗→95℃皂洗(XC-W 1 g/L, 95℃×10 min,浴比1∶30)→95℃皂洗(深色)→50℃水洗→30℃水洗
酶洗工艺 溢流洗→40℃中和→60℃水洗→酶洗→30℃水洗
2 结果与讨论
2.1 皂洗酶的最佳应用条件
2. 1. 1 温度
酶在使用过程中受到温度限制,考查pH值6. 8、皂洗酶用量0. 25 g/L、调节剂AD用量1 g/L、处理时间15 min时,不同温度下皂洗酶A对染料脱色率的影响,结果如图1所示。
由图1可见,皂洗酶最佳使用温度为50~60℃,超过70℃,酶部分失活, 80℃时酶全部失活,丧失脱色能力。综合考虑脱色效果及能源消耗,确定皂洗酶最佳使用温度为50℃。
2. 1. 2 pH值
酶对酸碱度非常敏感,故使用时应严格控制pH值。在50℃下,采用皂洗酶用量0. 25 g/L、调节剂AD用量1 g/L、处理15 min的工艺条件,考查不同pH值对酶脱色性能的影响,结果如图2所示。
由图2看出,皂洗酶pH值的应用范围较宽, pH值为7~9时,脱色率最好,接近100%; pH值为6~7时,脱色率能达到80%以上; pH值超过9,脱色率下降很快,说明大部分酶已失活。因此, pH值宜选用7~9。
2. 1. 3 酶用量
染料浓度0. 01 g/L、温度50℃、pH值7. 5、处理15 min,过程调节剂AD 1 g/L,考查酶用量对染料脱色率的影响,结果如图3所示。
<<上一页[1][2][3][4][5]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