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开幅轧水烘燥织物练漂后,平幅织物在轧烘机上烘燥,提供给后续工序如丝光、染色、印花使用。对绳状加工的织物还需开幅,展开成平幅状,经轧烘后成为合适的半制品。
(1)开幅 开幅时绳状织物从堆布池中引出,经过导布圈入机,首先受到打手作用,打手由两根稍呈弧形的铜管组成,它与织物行进方向成反向高速回转。打手通常有两个,绳状织物在打手作用下展开成平幅,打手和导布圈距离应不少于6m,距离过短,绳状织物不易展开,距离过长,织物因本身重量下垂会使织物的伸长增大。
(2)轧水 织物练漂水洗后,织物上含水分较多,在烘燥前应尽可能轧去水分,以提高烘燥机效率,节省蒸汽。轧水机常用立式轧车,这类轧车有二辊及三辊两种,根据轧水要求配备。轧辊由铁或钢制的硬轧辊及软橡胶、纸粕等制的软辊组成。轧水时应控制轧液均匀及轧余率,重型轧车轧余率为60%以下,一般轧车轧余率为75%以下。
(3)烘燥 常用的烘筒烘燥机以2~3柱立式烘筒烘燥机应用最广,每柱烘筒数为8~10个。烘燥时织物pH值应接近中性,避免织物烘燥时发脆,否则应重新水洗后再烘燥。
以上所述是沿用多年的前处理工艺,当前国内外前处理工艺是朝高效、高速、短流程方向发展。我国目前多将退、煮、漂三步法改为退煮一浴或煮漂一浴二步法。也有使用高效助剂将退、煮、漂合并为一浴一步法,在涤棉混纺织物上已获成功,纯棉织物一浴一步法也有进展。退、煮、漂一浴一步法大大缩短了工艺流程,减少了单元机台数,少占厂房面积,还可以节约能源,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从而降低了前处理成本,是一项值得重视和深入研究的新工艺。
6.丝光 棉纤维用浓烧碱溶液浸透后,可以观察到棉纤维不可逆的剧烈溶胀,纤维横断面由扁平腰子形转变为圆形,胞腔也发生收缩,纵向的天然扭曲消失,长度缩短。如果在对纤维施加张力时浸浓碱,不使纤维收缩,此时纤维表面皱纹消失,成为十分光滑的圆柱体,对光线有规则地反射而呈现出光泽。若在张力持续存在时水洗去除纤维上碱液,就可以基本上把棉纤维溶胀时的形态保留下来,成为不可逆的溶胀,此时获得的光泽较耐久。由于烧碱能进入棉纤维内部,使部分晶区转变为无定形区,去碱、水洗后这种状况也基本保留下来,棉纤维的吸附性能也因此大为增加。
棉织物用浓碱浸渍时,因所受张力不同而有两种状况,一是在经纬向都施加张力条件下浸轧碱液,经冲洗去碱后,织物不再收缩,可使织物获得如丝织物般的光泽,称为丝光处理,一般含有棉纤维的织物大都经过丝光处理;另一种是织物在无张力条件下浸渍浓烧碱液,然后织物以松弛状态堆置,任其自由收缩,可使织物变得紧密、富有弹性,称做碱缩,多用于棉针织物汗布的加工。
棉及其混纺织物经过丝光处理后,棉纤维发生了超分子结构和形态结构上的变化,除了光泽改善外,而且增加了化学活泼性,对染料吸收能力增加,织物尺寸也较稳定,强力、延伸性等都有所增加。
[1][2][3][4]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