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染色 >

微悬浮体染色技术在羊毛染色中的应用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12年03月28日

Lanasol染料为分子中带有α-溴代丙烯酰胺活性基的染料,在酸性至中性染浴中,染料活性基主要与处于纤维内部非晶区的氨基发生亲核取代和亲核加成反应,形成酰胺键和亚酰胺键。由表1可以看出,在不加入微悬浮体化助剂EX的情况下,染料的固色率相对较低,而且染品的匀染性不好,这是由于染料对纤维的上染速率太高造成的。微悬浮体化助剂EX的用量,从数值上看对固色率的影响不大,但从染色样品可以看出,当微悬浮体化助剂EX的用量为染料用量的1.2倍时,染品的色泽最鲜艳、颜色较深且匀染性最好。

2.1.2 两种染色工艺上染速率曲线的比较

根据各自的最佳工艺条件,上述三种染料分别按传统染色工艺和微悬浮体染色工艺对羊毛纤维进行染色,两种工艺下的上染速率曲线如图1~3所示。

由图1~3可以看出,微悬浮体染色工艺较传统染色工艺染色时染料吸附的速度快。微悬浮体染色工艺以30℃入染,保温20min,然后以3倍于传统染色工艺的升温速度快速升温,在上染时间达到40~50min

时,染料已基本完全吸附到纤维上。从染得的样品可以看出,采用微悬浮体染色工艺可获得很好的匀染性。这样可以显著缩短羊毛在高温阶段的受热时间,从而减少羊毛纤维在染色过程中所受到的热损伤。由于实验室试验条件的限制,仪器的最快升温速度只能达到3℃/min,但大生产试验结果表明,即使染浴升温速度进一步提高(5℃/min),也能获得匀染性良好的产品,并且具有很高的上染百分率和固色率。这是因为加入微悬浮体化助剂EX后,染料以极其微小的聚集态存在于染浴中,低温下染料即可大量吸附于纤维的表面。此外,染料微悬浮体在纤维表面呈多层吸附,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染料聚集体能从局部高浓度区域迅速迁移到低浓度区域,从而在纤维表面达到均匀吸附。当染浴温度上升到染料聚集体解体温度后,染料分子从微悬浮体中释出,并快速扩散到充分膨化的纤维内。在微悬浮体染色过程中,由于染料微悬浮体对纤维有非常强的自动调整吸附均匀性的特性,因而充分保障了

生产加工过程中染品的匀染性。

2.1.3 两种染色工艺下染料上染率和固色率比较

分别采用传统染色工艺和微悬浮体染色工艺在各自最佳工艺条件下对羊毛纤维进行染色,测定其上染百分率和固色率,结果如表2所示。

  

由表2知,采用微悬浮体染色工艺可以显著提高染料的上染百分率和固色百分率。这是因为染料以微悬浮体形式存在,对纤维的亲和力增大,更容易上染纤维,而高的上染百分率又为提高固色率奠定了基础。此外,随温度提高,吸附于纤维上的染料微悬浮体颗粒因分子热运动加剧而解聚,也较容易渗透到纤维内部与纤维结合,从而保证了高固色率。

2.1.4 染品损伤程度的测试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