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前言
羊毛纤维被鳞片层所覆盖,染料向纤维内部扩散较慢,所以需要较高的染色温度,但这势必给纤维造成一定的损伤。在本课题所涉及的微悬浮体染色体系(Micro-suspensionDyeingSystem,简称MSDS)中,采用Lanasol毛用活性染料对羊毛进行染色[1],在保证良好匀染性的前提下可以显著缩短染色时间,即显著缩短羊毛纤维在染色过程中的受热,从而减少羊毛纤维的损伤,同时显著降低羊毛纤维染色过程中的能耗,提高生产效率,并提升染品的色深度和鲜艳度。
在微悬浮体染色工艺中,采用的微悬浮体化助剂为EX-1和EX-2(均为自行研制,已申请专利)。在染色初始的低温条件下,随着染液的循环,上述微悬浮体化助剂与染液形成稳定的染料微悬浮体体系。在一定条件下,该悬浮体具有较强的疏水性,与羊毛纤维间存在较强的亲和力,于较低的温度下在纤维表面发生均匀的吸附。随着染浴温度的升高,因该微悬浮体化助剂具有特殊的结构和性能,可使吸附在纤维表面的染料微悬浮体发生解体,释出的染料分子向纤维内部扩
散,进而固着于纤维内部。
1 试验
1.1 试验材料
羊毛纤维(澳大利亚洗净羊毛)染料和助剂 Lanasol染料、AlbegalB(Ciba公司);微悬浮体化助剂EX-1和EX-2、复合表面活性剂SKDⅢ(自制);元明粉、醋酸、甲酸、硫酸铵(分析纯)。
1.2 设备及仪器
PHS-3C型精密pH计(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HD500型水浴振荡器(南通宏大)、高温高压染色机(立信公司)、722型分光光度计(上海第三分析仪器厂)、2XZ-1型旋片式真空泵(北京中兴伟业仪器有限公司)、DHG-9076A型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上海精宏试验设备有限公司)。
1.3 试验方法
1.3.1 染色
(1)传统染色工艺/%(owf)[2]
染料 6.0
80%乙酸 1.6
元明粉 5.0
硫酸铵 4.0
[1][2][3][4][5]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