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纤维改性。用疏水性基团对纤维表面进行永久改性,这些基团可与分散染料相互作用,从而提高染料对纤维的亲和力。根据已发表专利的实验结果,烷基氨改性棉及棉/pet混纺织物不仅有较高的得色量,而且综合牢度性能很好。在超临界二氧化碳中队改性天然纤维进行染色的技术有广阔的研究空间。
(3)用活性分散染料对未改性天然纤维染色。用可与纤维发生反应并形成化学键的功能基团对二氧化碳可溶分散染料进行改性。表1列出的是目前已确定的活性基在纤维素及蛋白质纤维上的固着率及纤维的色牢度性能。
表1反应基对天然纤维超临界co染后得色量及色牢度(级)的影响
5结束语
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染色方法已经取得了实验室的初步成功,但仍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
(1)超临界染色技术最大的缺点是设备高投资和高压的安全性,100l的染色设备大约需要18xxxx—20xxxx元;高温和超高压条件下,设备具有潜在的危险性。
(2)设备的清洁问题。由于染色在一个循环体系中进行,染色过程中染料将残存于设备的管道中,这对换色带来极大的不便。
(3)匀染性问题。目前大部分设备不用搅拌装置,在染色过程中易产生染色不均匀,增加流体的流速会增加对设备的要求和成本。
(4)二氧化碳的非极性限制了超临界流体的多方面应用,为了配合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染色工艺需要研究各种专用纤维和染料。
(5)染色操作控制过程复杂,对生产人员的要求很高。
<<上一页[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