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在追求绿色健康纺织品的同时,对流行花样的精细度、色彩对比度及鲜艳度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大面积、深浓色、多套色及精细花型的定单增多,许多花型在深地色上印浅花、细茎或包边线条等,要求印制完美无留白及第三色,给生产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常规涂料防印活性染料工艺,一般用释酸剂硫酸铵为防染剂,但弊病多;若采取罩防浆罩印工艺,物理性防染剂对染料在织物上的吸收有抑制作用;若采用化学性防染剂,则可对染料的固着产生抑制作用,可在深浅地色的织物上印制出花型复杂、从大面积到泥点、从条格到细茎,且色彩艳丽或娇嫩的图案。
1 常规酸防工艺
1.1 防印机理
涂料色浆中加入释酸剂硫酸铵,能中和使活性染料上染的碱剂小苏打,防止活性染料与纤维素纤维发生键合反应,从而达到防印印花的目的。其理论用量可由下式确定:
(NH4)2SO4+2NaHCO3=Na2CO3+2H2O+2NH3↑+CO2↑
硫酸铵与小苏打的用量比为0.78∶1,在实际生产中,可根据小打用量及防印效果来调节。
1.2 酸防工艺的缺点
(1)印花落布必须干燥,否则易出现过防现象。
(2)布放置时间长,易脆化。
(3)操作不易掌握,调深、中、浅地色时,硫酸铵用量不同,量少达不到防印效果,量多则易出现白边。
2 罩防浆印花工艺
2.1 防印机理
机械防染剂是阻止染料与纤维接触,防止染料在纤维上固色的物质,它们依靠隔离纤维染座来防止活性染料与纤维接触。它们在织物表面形成薄膜,或沉积在织物表面,减缓地色染料上染纤维的速率或染料的固色速率,在以后的水洗过程中,花纹处的地色染料随机械防染剂一起洗除,达到防染的目的[1]。其用量较大,具体视地色深浅调节,一般用量为10%~40%。
2.2 罩防浆的主要组分及作用
2.2.1 粘合剂
粘合剂的作用机理是随着水分的蒸发,乳液中粒子逐步接近并紧密接触,在颗粒间空隙处形成毛细管,并产生毛细管压强。毛细管越细,压强越大,当毛细管压强大于乳液粒子的抗变形力时,乳液粒子变形。变形后的乳液粒子之间产生高聚物分子的相互渗透和相互扩散,导致分子相互纠缠,最终形成膜。该膜有一定的拒水性,可防止活性染料进入纤维内部,起机械防染作用。
选择粘合剂时,一般选用对活性染料及海藻酸钠无吸附作用的阴离子型粘合剂。优选的粘合剂应以聚合物颗粒小、分布窄,乳液稳定而为上乘。
2.2.2 三乙醇胺
活性染料能与多元醇的羟基反应,从而失去与纤维键合的能力,使花纹处罩印的活性染料降低给色量,达到半防目的。
2.2.3 钛白粉
钛白粉是一种机械防染剂,能阻止染料向纤维内部扩散。由于钛白粉的遮光率高、遮盖力强,活性染料地色虽被盖住,却稀释了颜色,降低了色饱和度。现以De底粉取代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
2.2.4 匀染剂
匀染剂能延缓染料的吸附速率,减慢上染速率,对防染起积极作用。
2.2.5 明胶
明胶在碱性介质中易水解,但若用一般浓度,还可保持一定的粘度,在酸性介质中则成凝胶状。利用这一特点,可阻止染料染着纤维,达到防染目的。
3 涂料、染料及助剂的优选
[1][2][3][4]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