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测试方法
1.4.1染色效果的测定
使用DATACOLORSF600X分光测色仪测定染色后羽毛/棉溷纺织物的K/S值,并通过肉眼观察布面情况,比较染色效果。
1.4.2耐洗色牢度的测定
按GB/T3921.3-1997纺织品耐洗牢度试验3方法测定。
1.4.3耐光色牢度测定
按GB/T8427-1998纺织品耐人造光色牢度(氙弧)方法测定。
1.4.4强度损失率的测定
按照GB/T3923.1-1997方法测定织物断裂强力,根据所测布样加工前后的断裂强度,计算其强度损失率。
2结果与讨论
2.1染料的选择
在常规工艺条件下,选用常规染料如活性染料(包括X型、M型和K型)、直接染料、酸性染料(包括强酸浴、弱酸浴、中性浴染色)、中性染料上染羽毛/棉溷纺织物的结果见表1。
由表1可知,从颜色深度K/S值分析,以直接染料和酸性染料上染后织物颜色最深,中性染料次之,活性染料最差;其中酸性染料中强酸浴染后织物的颜色深度大于弱酸浴、弱酸浴大于中性浴。从耐洗色牢度和耐光色牢度分析,以酸性染料和中性染料的牢度最佳,活性染料次之,直接染料最差,不过牢度都在3级之上。从纤维着色情况分析,直接、活性染料能上染棉纤维,且直接染料要优于活性染料,酸性、中性、活性染料能上染羽毛纤维,酸性染料要优于中性和活性染料。从强度损失率分析,活性、直接以及中性浴染色的酸性染料染后对织物强度没有多大损伤,而强酸浴酸性染料、弱酸浴酸性染料和中性染料对织物有损伤,以强酸浴酸性染料损伤最大。
羽毛/棉溷纺织物中,棉纤维属于纤维素纤维,适合于染纤维素纤维的活性、直接染料都可用来上染棉纤维,且直接染料对棉纤维的直接性要比活性染料高,所以经直接染料染色后的羽毛纤维织物K/S值最大(在15以上);但经直接染料染色后的织物的色牢度没有活性染料高,这是因为染色时,直接染料主要是以范德华力和氢键与纤维结合,而活性染料主要是以共价键与纤维结合,所以,如果对直接染料染后的织物进行固色处理,可以有效地改善其色牢度。羽毛纤维属于蛋白质纤维,主要成分是氨基酸,所以适合于染蛋白质纤维的酸性和中性染料都可以上染羽毛纤维,且色牢度较好,同时活性染料上的活性基团能和羽毛纤维上的氨基发生反应生成共价键,其中含双活性基团的M型活性染料反应性更强,所以活性染料也能上染羽毛纤维,且由于染料和纤维是以共价键结合,因此活性染料上染后的色牢度也比较优越。
强度损失方面,可以从两种纤维的耐酸、硷性能作出解释。棉纤维耐硷不耐酸,而羽毛纤维耐酸不耐硷。在上述染料染色过程中,活性、直接以及中性浴染色的酸性染料都是在中性条件下进行的,所以,它们对织物的强度损伤不大。强酸浴和弱酸浴酸性染料分别在强酸性和弱酸性条件下对羽毛纤维织物染色,织物中的棉纤维受到了损伤,所以有强度损失。至于中性染料,虽然也是在中性条件下染色,但所染织物的强度也出现了损失,可能是因为染料中络合的铬等金属离子在空气中发生了氧化作用,引起了纤维强度的降低。
<<上一页[1][2][3][4][5]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