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木聚糖酶
木聚糖(或半纤维素)是自然界中最丰富的非纤维素类多糖物质,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组分.在次生胞壁里,木聚糖与木质素及其他多糖类物质(女口果胶、葡聚糖)等共价交联.而木聚糖酶通过协同增效作用可实现对木聚糖的催化水解.卿研目前,木聚糖酶应用最多的是对纸浆的辅助漂白,以有效降解和吸附沉积在纤维表面的木聚糖,使漂白剂更好地接近残余木质素,还可降解掉与纸浆中残余木质素连接的半纤维素,破坏木质素碳水化合物(LCC),增大纤维间的孔隙,有
利于已溶解木质素的脱除.[21]在纺织领域主要用于苎麻、亚麻、黄麻等麻类织物的退浆和煮练,可以有效降解半纤维素类杂质,使之溶解.有研究表明[8]451,利用木聚糖酶结合纤维素酶在漂白之前对其进行预处理可,以大幅提高织物白度,原因是木聚糖酶除去多糖类物质以后,增大了纤维内部的空隙,增加了漂白溶液在纤维中的含量,使得漂白剂更容易与木质素反应并将其去除.而对棉织物进行同样的预处理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白度,原因是木聚糖酶使棉籽壳发生了部分水解,有利于在后续漂白过程中漂白剂与色素杂质的充分接触,更好地进行漂白.[20]221
2生物酶的固定
生物酶用于棉织物的前处理可以节能降耗。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从实际生产来看,并没有完全取代化学试剂而得以广泛应用.主要原因是市场上提供的酶制剂价格昂贵,以游离酶居多.而游离酶在使用中稳定性差,且处理以后和杂质混在一起难以回收。即便还有活力也不能多次利用,造成使用成本增加.采用固定化技术可以克服游离酶的诸多使用不足,还可以实现活性酶的回收和重复利用.随着固定化技术的发展,还可实现对含酶菌体或活细胞的固定,但对酶本身的固定仍较常见.
传统的酶固定化方法大致可分为吸附法、交联法、包埋法、共价结合法.其中,吸附法和包埋法固定条件温和,对酶的催化活性影响较小,酶活回收率高,但是酶与载体之间结合较弱,在高温等剧烈条件下易于脱落;交联法和共价结合法则是通过交联剂(如戊二醛)或酶分子本身所具有的官能团与载体形成共价键实现不可逆结合,有良好的稳定性及重复使用性,也是目前研究最为活跃的一类酶固定化方法.[23]此外,采用新型载体提高固定化酶的性能也是关注的焦点.
<<上一页[1][2][3][4][5][6][7][8]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