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纺织领域采用生物酶对天然纤维素织物进行清洁前处理已呈现增长态势.对棉、亚麻、苎麻等的退浆和煮练,淀粉酶、果胶酶、纤维素酶等的效果最为理想,工艺也较为成熟.但除了浆料、果胶质以外,天然纤维素(如棉织物)中还含有诸多非纤维素杂质(蜡质、蛋白质、多聚糖等),严重影响织物的吸水性和白度.目前,去除天然色素、棉籽壳木质素及多糖类物质的通行办法仍是采用碱剂加过氧化氢处理.过氧化氢漂白可以达到理想的漂白效果,但水洗不彻底会造成部分残留,给后续的染色带来问题,如色花、色浅,甚至色光的改变.虽然用过氧化氢酶可以有效除去残余的过氧化氢,提高染色重现性[1],但过氧化氢漂白仍然存在能耗和污染问题.[2]因此,进一步降低过氧化氢用量或完全取代化学试剂H202的漂白工艺成为关注的焦点.经过众多科研工作者的努力,采用生物酶来实现这一目标已成为可能.目前,研究较为集中的是葡萄糖氧化酶、漆酶以及木聚糖酶.IⅫ其中,葡萄糖氧化酶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可以取代H202用于棉织物的漂白[3-4];漆酶和木聚糖酶对棉麻织物的预处理可以大幅降低H202用量,且用时短,还可改善织物手感.[5-8]研究表明:葡萄糖氧化酶、漆酶及木聚糖酶对天然纤维素织物的漂白起主要或辅助作用,但仍未在实践中推广,原因是市售的酶制剂多为游离酶,应用时稳定性差,易失活等,还不能重复利用,增加了成本.[9]随着酶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和酶工程的发展、固定化酶技术的出现,生物酶的应用有了更加广阔的前景.
1生物酶的特性及其漂白原理
1.1漂白用酶的生物特性
1.1.1葡萄糖氧化酶
[1][2][3][4][5][6][7][8]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