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喷墨印花常用小苏打,当染料稳定性高时,也常用纯碱(Na2CO3),或小苏打、纯碱混合助剂,甚至烧碱(NaOH)。这是因为稳定性高的染料在强碱性条件下,可获得较高的得色率。对高反应性的染料,碳酸氢钠浓度可适当降低,或用三氯醋酸钠(汽蒸时三氯醋酸钠分解成Na2CO3)。因此,印浆允许中性,甚至添加有机酸,使印浆呈微酸性。
织物印花后,在烘干和汽蒸过程中就是利用此特性使染料与纤维发生作用。在调制浆料时,如果在热印花浆中加入小苏打,也会发生上述反应,同时产生大量气泡,印花浆的稳定性降低,染料的利用率也降低。所以,调制浆料、上浆后烘干、喷印后烘干时的工艺条件应严格控制,定温、定时,才能较好地控制印花成品质量。
1.3.3 尿素及其作用
(1)帮助染料溶解。虽然染料分子中具有水溶性磺酸基,因此溶解度较好,但印花时染料浓度较高,且浴比小,还是需要用尿素来助溶。
(2)尿素是一种良好的吸湿剂,既能促使纤维膨化,汽蒸时又能使染料充分溶解,有利于染料向纤维内部渗透及反应,特别是在烘干固色时更为有效。
1.3.4 防染盐S
活性染料印浆中应用防染盐S的目的,主要是防止染料在汽蒸过程中受还原性气体,或还原性物质影响(纤维素和浆料中的糊料等,在碱性条件下汽蒸时具有还原性),而导致色泽变淡、变暗。加入防染盐S能中和还原性物质,以防活性染料的发色受到影响。但使用时应注意防染盐S不能带酸性,如带有酸性应用碱中和后再使用。凡以氨基蒽醌为母体的蓝色系活性染料,对氧化剂敏感,应适当控制防染盐S的用量,宜少加些,否则色泽变淡萎暗。
1.3.5 元明粉
在染纤维素纤维(棉、麻等)织物时,通常将元明粉(硫酸钠)作为促染剂使用;而用于蛋白质纤维,则起缓染作用,可以作为丝织物印花的地色保护剂。元明粉在浴中可减少染料的溶解度,防止染料落色,沾污地色。元明粉是强酸强碱组成的中性盐,温度超过40℃溶解度下降。
1.4 数码印花浆料处方和制备方法
1.4.1 印花浆处方
低粘度海藻酸钠 1~1.5
高醚化度淀粉 2~1.5
尿素 8~10
防染盐S 1
小苏打 3~5
<<上一页[1][2][3][4][5][6]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