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 白度
使用SBDY-1型数显白度仪,按照GB/T17749—2008《白度的表示方法》测定。
1.5.2 皂洗色牢度
在SW-12耐洗色牢度试验机上,按照GB/T3921—2008《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皂洗色牢度》测定。
1.5.3 摩擦色牢度
在Y271L染色摩擦色牢度仪上,按照GB/T3920—1997《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摩擦色牢度》测定。
1.5.4 表观染色深度
采用X-Rite8000系列积分球式分光光度计,运用SCT电脑测色系统,测定织物在最大吸收波长处的K/S值及Integ值(伪三刺激值之和)。
1.5.5 防水等级
按GB/T4745—1997《纺织织物表面抗湿性测定沾水试验》测定。
1.5.6 上染率
(1)剥色
剥色液组成
N,N-二甲基甲酰胺(DMF)/% 88
蒸馏水/% 10
磷酸/% 2
2,6-二叔丁基对甲苯酚/(g/L) 3
准确称取0.2g(精确到0.0001g)染色织物,将其剪成两块或四块,放入50mL单颈烧瓶中,加入10mL剥色液,置于甘油浴中,振荡烧瓶,于130℃回流5min,冷却、滤出剥色残液,将剥色残液转移至50mL容量瓶中。重复上述操作3~4次,直至样品变为无色。将剥色残液全部转移至50mL容量瓶中,并用DMF剥色液稀释至刻度,待测。
(2)上染率的测定
用723型分光光度计测定待测溶液在最大吸收波长处的吸光度,按式(1)计算上染率:
式(1)中:An———待测样品剥色残液的吸光度;
A0———染前染液的吸光度。
1.5.7 阻燃性
按GA10—2002《消防员灭火防护服》测试。
2 结果与讨论
2.1 前处理
PPS短纤维织物前处理的主要目的是去除在纺织过程中的油污、灰尘及浆料。为了保证PPS纤维原有的特性,试验选择退煮漂一浴一步法温和前处理工艺。采用自主研发的温和前处理助剂STP-A,对H2O2具有催化分解作用,以进一步分解纤维上和前处理浴中的PVA浆料。
<<上一页[1][2][3][4][5][6][7][8]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