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染色 >

织物渐变色喷液着色新工艺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12年03月19日

O 前言

纺织品印染加工工序多而长,工艺技术复杂,生产难度大,耗能多,用水量大,易造成环境污染。在资源和生态环境危机严重制约经济发展的今天,印染行业要想可持续发展,必须走循环经济之路。因此,印染工艺的技术改进和创新均应符合节能降耗和清洁生产的要求。

目前,纺织品渐变色染色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在星形架或方形架挂染设备上分次补加染料进行染色[1-2];另一种是将卷染机倾斜安装,通过逐步升高或降低水位达到渐进染色的目的。前一种染色工艺浴比较大(1:30~1:50),污水排放量大,废水中的染料浓度较高,不仅造成原材料和能源浪费,也增加了环境负担,尤其在颜色品种多、批量小的情况下,这一问题更加突出。后一种方法虽可减少染色污水的排放,但也存在操作过程复杂、难度大和要求高等问题。涤纶织物染渐变色时,由于这两种方法都需要在敞开环境中进行,染色温度在100 oC以下,因此染液中还需加入载体,影响生态环境。

针对上述染色方法存在的问题,笔者设计了一种独创性的织物渐变色染色新工艺,并进行探索性试验。新工艺染色流程为:着色_干燥_汽蒸发色一水洗、固色后处理一烘干整理。该工艺已申请了国家发明专利,公开号101492866。下面就该工艺的工作原理、方法以及相关条件的控制作一介绍。

1 渐变色染色新工艺设计原理

渐变色是颜色深度随着织物长度的变化而逐渐变化。以纬向渐变色织物为例,其颜色深度随着门幅的增加逐渐加深或变浅。若将其门幅方向的长度(横向)用x轴表示,颜色深度(纵向)用Y轴表示,则纬向渐变色织物的颜色深度可用图l平面坐标的形式来表示。

 

若采用微分的原理,将织物门幅长度分成若干个宽度为△戈的小等份,则可以用图2所示的微分平面坐标体系来表示纬向渐变色织物的颜色深度。

根据图2,可将纬向渐变色织物看成是由n条宽度为△x且颜色逐渐发生变化的小织物拼接而成。拼接织物的宽度(缸)越短,相邻织物的颜色差距越小,颜色自然过渡的效果越好。要产生渐进染色的效果,每一个缸宽度的织物必须染上深度不同的颜色。根据这一原理,经过多次试验,研制了一种可在小宽度范围内给织物上色且染液浓度可以调节的喷液着色器。将多个喷液着色器按一定顺序组合起来,调节喷出的染液浓度为依次递增或递减,同时将其适当交叉重叠,就可在织物上形成由浅至深或者由深至浅、过渡自然的渐变色。若将多个排列的喷液着色器分成两组或两组以上,每组的颜色不同,就可以在织物上产生两种或两种以上颜色的渐变色,从而一次完成多种颜色的渐变色着色。

织物着色时,可以采用着色装置移动和织物移动两种方式,见图3~图5。着色装置移动方法为间歇式染色,具体操作如下:将织物绷平在带轨道的绷绸架上,装有多个喷液着色器的着色装置在轨道上沿织物的经向或纬向移动,同时对织物实施喷液着色。若着色装置沿经向移动,则在织物纬向(即门幅W方向)上产生渐变色变化,如图3所示,采用这种方式可一次性完成整匹织物的着色。

[1][2][3][4][5]下一页>>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