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打样技术培训,提高染色一次成功率
作者:染布阿蛮
打样是染厂的第一道工序,也是最重要的一道生产环节,打样的好坏不仅关系着产品的品质,而且关系着产品的生产成本以及产品生产过程的节能减排,甚至是生态环保,毫不夸张的说,打样不过关,生产无从谈起。
打样流程及注意事项:
一、审样
审样是一个打样基础工作,审样的内容有:
纤维性质及含量、织物的组织结构、色泽、染料类别及加工工艺等。
通过对来样的审定,了解原料组成与性质、产品风格与加工要求、染料应用及工艺等情况,为打样工艺的制订提供参考依据。
二、染料的选择
染料的选择一般根据纤维性质、来样品质要求、加工成本、设备条件、工艺情况及环保要求等因素综合考虑。
1、纤维性质
组成织物的纤维原料不同,染料选择不同,染色方法及工艺就不同。如纯棉织物可选择活性、还原、硫化、直接等染料染色;粘胶纤维制品常选择活性、直接等染料染色;涤棉混纺制品应选择分散/活性、分散/还原、可溶性还原等染料染色;涤纶织物应选择分散染料;锦纶织物可选择酸性、活性、分散等染料;阳离子织物可选择阳离子染料、分散染料等。
混纺或交织物应根据纤维成分及含量选择合适的染料和工艺,尽量选择两种纤维共同适用的染料,这样可使染色方法及工艺比较简便。如果没有合适的共用染料,则可选择两只染料分别上染不同的纤维,但应考虑两种染料的工艺适应性。如棉锦交织物,可选择活性染料染色,也可以选择直接/弱酸性染料染色工艺。
2、来样要求
来样要求一般包括色差、鲜艳度、染色牢度、产品用途、环保以及特殊要求等。对于某一纤维制品,适用的染料品种往往很多,但并不是所有的染料都能满足来样的色泽要求,如色相、色光、鲜艳度、牢度等。
有些染料可能适用于染深色,有些染料只适用于染浅淡色;有些染料可以染得某一特定的色泽,有些染料则不可以。这就需要我们对各类染料的应用性能有足够的了解,包括它们的色谱、鲜艳度、染色牢度;如客户需要染一艳绿色供水洗服装的面料之用,则可供选择的染料有活性、还原、涂料、印地素、酞菁等,但考虑到用途与成本,完全没有必要选择牢度高、价格贵、工艺复杂的还原、印地素、酞菁等染料,首选染料应该是涂料,其次是活性染料。
①、工艺实施条件
当染料品种确定后,染色工艺就基本确定,作为工艺制订人员,在选择染料的同时,必须考虑工艺的实施条件,如染色方法、染色设备、生产工艺的可操作性、生产技术条件及管理水平等,以保证所选用的染料及工艺能得到顺利实施。以分散染料染涤纶为例:打样染料的选择以生产重现性好为原则,要重视染料的上染率和对水质(pH、硬度、重金属离子)的要求,同时还要注意染色助剂及后整理工艺对染色色光及牢度等的影响因素。
②、生产成本
影响生产成本的因素主要有染料和助剂的原料成本、生产工艺的综合最优以及染色过程中的能源消耗、管理成本等。染料选择的原则是:
在满足客户对产品色泽、牢度等方面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选择价格低、能耗低、易操作、污染小的染料,这样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