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染整 >

涂层织物分析前的涂层去除方法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12年03月19日

2.结果与讨论

2.1PA,PU样品的涂层率计算

涂层率是指单位面积涂层织物上的涂层剂质量与涂层织物质量的比值。对于一块涂层织物,只知道其原样加涂层剂的质量,无法知道涂层前这块试样的质量。本试验用的3块试样为经纬密度、纱支、组分等完全一致的样品,只是覆盖的涂层剂不同。因此,经涂层整理的试样,其涂层前质量为相同面积(用能裁剪面积为100m2的圆形试样的裁剪器取样,以保证涂层织物与原样面积相同)原样的质量,从而得出单位面积涂层织物上涂层剂的量,再计算出涂层率。本试验的三种规格样品各取20块,测其平均质量,再计算涂层率,结果如表1所示。

由表1知,聚丙烯酸酯涂层染色涤棉混纺织物的涂层率为7.8%,聚氨酯涂层染色涤棉混纺织物的涂层率为8.5%。

2.2不同溶剂在不同条件下对样品的剥离效果

不同溶剂在不同温度下对不同涂层织物的剥离率与涂层率的比较如表2所示。

由表2知,用丙酮20°C低温剥离时,对PA涂层织物和PU涂层织物可获得基本一致的剥离率;升高温度到40°C剥离时,PA涂层织物无变化,而PU涂层织物则剥离程度稍有增加。不同温度下乙酸乙酯对涂层剂的剥离影响不大。通过比较可知,乙酸乙酯对PA涂层织物的剥离效果优于PU涂层织物的剥离效果;不同温度下二甲基甲酰胺对涂层剂的剥离影响较为显著,随着温度的升高,PA涂层织物和PU涂层织物的剥离率均呈增加趋势;不同温度下二甲苯对两种涂层剂的剥离率均无显著影响,该溶剂对聚丙烯酸酯的剥离效果优于对聚氨酯的剥离效果。

表2中,PA涂层织物分别经丙酮、乙酸乙酯、二甲基甲酰胺、二甲苯处理,其涂层率与剥离率差值的绝对值均<1%,说明剥离得均较全面。但PU涂层织物分别经丙酮、乙酸乙酯、二甲基甲酰胺、二甲苯处理,其剥离率差异较大。

通常,检测部门对涂层织物含量分析时,并不能确定样品是经PA还是PU涂层整理,所以要选择既可去除PA涂层剂,又可去除PU涂层剂的溶剂。

二甲苯作剥离剂时,在各个试验温度下,其涂层率与剥离率的差值均高于3%,说明剥离得非常不完全。所以,首先排除以二甲苯作去除涂层的剥离剂。以乙酸乙酯为剥离剂时,其剥离效果比二甲苯要好些,但其涂层率与剥离率的差值均大于1.5%,说明仍然没有完全剥离,所以我们也将乙酸乙酯排除;剩下丙酮和二甲基甲酰胺试剂,丙酮作溶剂时,在试验温度为20、40°C时,其涂层率与剥离率的差值为1.3%和0.8%,说明剥离不够完全,故去除此试验条件;二甲基甲酰胺作为剥离剂,其剥离效果均较完全,低温时剥离率与涂层率相当,高温时剥离率甚至还大于涂层率。因此,选择合适的温度来进行剥离很重要。

<<上一页[1][2][3][4]下一页>>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