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前言
目前,世界涂层纺织品已占纺织品总量的30%,涂层剂消耗量已达纺织助剂总量的50%左右[1]。
由于涂层纺织品的特殊性,其一些理化项目的检测方法,无法沿用普通纺织品的理化检测标准,如混纺产品组分分析标准为GB/T2910-1997《纺织品二组分纤维混纺产品定量化学分析方法》[1],涤棉混纺产品定量测试用试剂为75%硫酸,但该标准没有规定当织物表面有涂层剂时,如何将涂层剂去除。而在日常检测中发现,如果不先将涂层剂去除,直接按GB/T2910-1997规定的方法进行组分分析,其结果是不正确的。织物表面的涂层剂对含量测试结果干扰很大,如有时涂层胶将溶解的纤维包裹住,使实际溶解在化学试剂中的纤维小于应该溶解的纤维量,计算出的剩余纤维量偏大,溶解纤维量偏小;如果涂层胶溶解于组分分析使用的化学试剂,由于反应前试样的质量包含涂层胶的质量,则计算出的剩余纤维量偏小,溶解纤维量偏大。
涂层整理剂是一种成膜性的合成高聚物,一般由两种以上单体共聚而成。目前用作涂层整理剂的高分子材料以聚丙烯酸酯(PA)和聚氨酯(PU)两大类为主。聚丙烯酸酯是目前国内涂层厂家使用最多的品种,具有不泛黄、耐老化、透明、耐洗和粘着力强等优点,但耐水压低,且耐寒性差,手感发粘不爽,弹性差。由于PA涂层胶成本较低,目前生产和销售的数量很大。聚氨酯涂层胶性能优越,用途广泛,耐低温、高弹性、高模量是其最显著的优点,但成本较高,在涂层行业的应用正在逐步增加[3]。
本项目采用染色涤棉(70/30)混纺织物作为试验材料,分别用聚丙烯酸酯和聚氨酯涂层,然后进行剥离涂层剂的溶剂种类及试验条件筛选。
1试验
1.1材料、药品及仪器
1.1.1材料
[1][2][3][4]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