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练剂JS-80 1
稳定剂LB-201 3~4
pH值 10~11
工艺条件
浸轧方式多浸一轧
车速/(m/min) 50~55
轧余率/% 85~90
温度/℃ 95~98
汽蒸时间/min 45-50
2.2.6 丝光
丝光加工不仅可以提高织物的尺寸稳定性,还可以提高染色、印花的得色量和均匀性。竹炭粘胶/棉织物是提花组织,经纬向均有棉纤维,如果不进行丝光织物经纬向棉纱的染色性能会受影响,可能会造成布面光泽差、得色不鲜艳等。但是,竹炭纤维中的粘胶基质耐碱性差,故对本光、半丝光和全丝光三种工艺进行
对比试验,结果见表1。
由表1可以看出,经半丝光和全丝光工艺处理后染色织物的得色均较深,且颜色鲜艳、色泽均匀,但经全丝光工艺处理的织物手感较硬,门幅收缩较大。因此,竹炭/棉交织提花织物宜采用半丝光工艺,丝光碱浓度为160~170g/L。
2.2.7 染色
经过高温炭化的竹炭材料表面呈灰色,处理得到的纳米粉末和纤维也呈灰色。竹炭纤维应用于服装面料,一般采用交织方法织造。为了使经印染加工的面料具有较明显的平面视觉立体感,大多数情况下都染制较浅、较艳的颜色,或印制较浅的花型或加白。由于竹炭纤维中的粘胶基质和与其交织的棉纤维均属纤维素纤维,可用士林、活性染料染色或印花。
2.2.8 柔软拉幅
为使竹炭/棉交织提花织物具有较好的悬垂性,克服前道工序加工后布面硬挺的缺陷,后整理时需进行柔软整理,以获得柔软平滑、丰满的手感。柔软剂要选用亲水性强的氨基硅油,否则会严重影响竹炭/棉交织提花织物的吸湿性。此外,经前道工序加工后,织物幅宽参差不齐,这就要求在热风条件下,将门幅拉伸至规定尺寸并保持一致。经实践,以亲水性氨基硅油柔软剂30~60g/L、亲水性平滑剂10~20g/L、拉幅温度140~150℃、车速40~45m/min、下机门幅为成品门幅+2cm为宜。此外,为保证经向缩水率,减轻预缩压力,需超喂2%~3%。
2.2.9 预缩
拉幅下机织物,虽经柔软超喂整理,但在染整加工中,织物经向一直处于紧张状态,受到牵引而伸长,织物存在潜在收缩,需用预缩机进行预缩。预缩的操作要点是超喂适当(10%~20%)、车速适中(25~40m/min)、给湿均匀(下蒸汽给湿、上喷雾给湿和后蒸汽给湿要均匀一致,不能有水印)。预缩处理不仅可使含竹炭粘胶/棉交织提花织物获得柔软、滑糯的手感,而且能使经纬向缩水率控制在3%以内。
<<上一页[1][2][3][4]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