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竹炭粘胶纤维的性能及用途
竹炭粘胶纤维以生长4年以上的成熟孟宗竹和桂竹为原料,经1000~2000℃高温炭化,以及活化精练等处理,将其研磨成纳米级的微炭颗粒(10000~15000目),并规则而均匀地分布于粘胶纺丝原液中,抽丝而制成。它是一种具有蜂窝状微孔结构的功能性纤维。
竹炭呈细致而多微孔性结构,因而具有很大的比表面积和超强的吸附性能,且含有丰富的矿物质。由竹炭制成的竹炭粘胶纤维具有以下优异的性能:
(1)吸附异味、抗菌消臭。竹炭超强的吸附能力,使竹炭纤维织物对人体散发的异味、烟油味,以及环境中产生的甲醛、苯、氨和酚等有害化学物质和粉尘,具有吸附、分解和消臭的作用。其对所吸附的常见细菌还具有抑制和杀灭作用,可将吸附的水分转化成弱碱性(pH值8~9)。
(2)调湿。竹炭纤维横截面具有独特的孔隙分布特征,可以在瞬间吸收和蒸发水分,具有优异的吸湿性、导湿性和透气性,是夏季衣着和贴身纺织品的首选面料。
(3)发射远红外线。竹炭粘胶织物远红外放射率高,蓄热保暖,升温速率比普通棉织物快,适用于冬季绝热保温织物的设计与开发。
(4)发射负离子。竹炭粘胶织物负离子发射浓度高达6800个/cm3,相当于郊外田野的负离子浓度,有益于身体健康。
目前,竹炭粘胶纤维纺织品已被广泛用于制作功能性内衣、贴身裤、户外运动服及被褥、枕头等家用纺织品[1]。
2 竹炭粘胶纤维织物的染整加工
2.1 织物规格
坯布 165cmJC60+32/2(竹炭)×JC40+40(竹炭)+JC32/2512根/10cm×315根/10cm提花
成品 142/145cmJC60+32/2(竹炭)×JC40+40(竹炭)+JC32/2571根/10cm×307根/10cm提花
2.2 工艺流程
翻缝→酶退→烧毛→练漂→轻漂→丝光→染色→柔软拉幅→预缩→成品
2.2.1 翻缝
缝头必须平、直、齐、牢。根据竹炭纤维提花织物的特点,缝头针密以25~26针/10cm为宜,并要求均匀;布幅两端应包角缝并加密,避免在后序加工中产生卷边、皱条、弧斜等病疵。
2.2.2 酶退浆
用传统的BF-7658淀粉酶对织物进行退浆,使织物布身骨质松软,毛羽蓬松,利于烧毛。
工艺处方/(g/L)
BF-7658淀粉酶 3
NaCl 15
[1][2][3][4]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