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染整 >

印染废气余热的综合利用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12年03月14日

主要设备 40台高效热交换器

总冷水量 60m3/h

冷水进出温度 20℃(进),70℃(出)

每小时回收的热量为:

Q=cmΔt

 =4.2×60×(70-20)×1000=12600000KJ

=428.5kg标煤

注:按国家标准每吨7×106kCal折1kg标准煤计算;水的

比热为4.2kJ/kg。

以年运行330d计算,年节约标准煤为:

428.5×24×33/1000=3393.7t。

3.2 优化供汽结构

随着近年来公司规模扩大,蒸汽用量增加较多,公司因此及时调整供汽方式,全面平衡蒸汽用量,分析用量数据,对其热能进行最大化利用。生产车间使用的蒸汽全部由汽轮机输出,由于供汽由三台汽轮机构成,输出的蒸汽压力不同,可实行蒸汽高、低压分供。低压蒸汽由一台3000kW汽轮机控制输出,高压由两台500kW拖动式汽轮机输出。为使蒸汽供应更经济、稳定,在各车间的高、低压蒸汽管道上安装了气动调节阀,实现了自动调节、恒压供汽。蒸汽供应优化改造后,综合节汽率5%以上。

3.3 水洗设备的智能化温控

印染设备中水洗单元主要由蒸洗箱和轧车组成。织物的水洗效果取决于水洗温度、洗涤时间、喷淋强力、振荡幅度等因素,其中水洗温度、洗涤时间的合理控制,决定了产品的能耗和生产效率。传统蒸洗箱加热是通过观察箱体上的金属温度计,及时调节管路上的截止阀,来实现对水温的控制。但由于人为因素的影响,时常会出现蒸洗箱内温度过高甚至沸腾,既违反工艺安全操作,危害车间的生产环境,又造成能源浪费。

智能化温控技术使蒸洗箱加热系统实现电子控制,操作人员只需在操作面板上设置工艺温度即可,系统将自动对水洗箱的水温进行检测和调整,极大改善了工作环境,避免了能源浪费。

3.4 打底机预烘室的温控改造

打底机预烘室传统的加热方式为,蒸汽通过管网直接进入烘室内的散热器,在循环风机的带动下,达到加热烘室的目的。通常以手动调节阀门来控制烘室温度,但温度波动较大,除工艺条件难以保证外,经常出现过加热现象,难免造成能源的大量浪费,因此加强自控很有必要。其工作原理为:烘室温控表根据Pt100热电阻检测到的温度而输出一个0~20mA的模拟信号,使气动调节阀实现过程控制,对烘室的温度控制更准确。在生产中获得很好的效果,避免了人为因素的影响,又节约了大量能源。

3.5 蒸汽冷凝水的回用

公司结合面料三车间建设,将冷凝水回用作为能源节约利用的重点。购进PPR管道2800m,在面料三车间内铺设地下回收管网,并在车间内合理设置了蒸汽闪蒸回收器,将蒸汽冷凝水集中回收到地下回收站,再利用自控水泵将其输送到生产机台,冷凝水的回用使蒸汽用量下降。在面料三车间冷凝水回收取得良好效果的前提下,将公司面料(一)、面料(二)、家纺、花布四个车间的冷凝水进行回用,既节约了用水量,又降低了能耗。通过计量回收水量及温度测定,节能数据

<<上一页[1][2][3][4]下一页>>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