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前处理 >

牛奶蛋白纤维织物的低温活化氧漂工艺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12年03月14日

2.2 漂白方法

2.2.1 双氧水/HK漂白

漂白处方/(g/L)

30%双氧水         5~30

活化促进剂HK           5~30

纯碱                    0~2

浴比                     1∶30

在60℃漂白              60min。

2.2.2 双氧水漂白

漂白处方/(g/L)

30%双氧水            10~20

纯碱                    1

稳定剂                  2

浴比                  1∶30

2.2.3 保险粉还原漂白

漂白处方/(g/L)

保险粉                 10

纯碱                   0.5

浴比                  1∶30

在90℃漂白            60min。

2.3 染色方法

染液处方

弱酸性染料/%(owf)     2

pH值(用醋酸调节)         4~5

浴比                     1∶30

染色工艺 室温始染→升温到80℃→保温染色60min

2.4 测试方法

白度 将漂白织物叠成4层,在DatacolorSF600电子测色配色仪上测量白度。

顶破强力 将布样剪成6cm的圆片,在YG065H型电子织物强力机上测试。

上染百分率 采用残液比色法测定,并按式(1)

计算上染率:

式(1)中:A0———染前染液吸光度;

A1———染后染液吸光度。

3 结果与讨论

3.1 碱剂用量对漂白效果的影响

由于腈纶基牛奶蛋白纤维织物不耐碱,在较高的碱剂浓度下易变黄,而H2O2/HK体系需要在一定碱性条件下才能发挥出漂白效果,因此,碱剂用量是H2O2/HK漂白的一个重要的工艺因素。试验选用纯碱作为碱剂,分别为在0,0.5,1.0,1.5,2.0g/L的用量下进行漂白,结果如表1所示。

 

 

从表1可知,随着碱剂质量浓度增加,漂白织物的白度先增加后下降。不加碱剂时,由于在中性条件下,双氧水较为稳定,分解HOO-极为缓慢,与TAED和NOBS等反应产生的过乙酸和过壬酸很少,因此漂白白

度较差。随着碱剂用量增加,双氧水分解出的HOO-增多,产生过乙酸、过壬酸较多,因此白度大大提高。

当纯碱用量在0.5g/L时,白度达到最高。再提高纯碱用量,能产生漂白有效组分的量增加,但是白度却呈下降趋势,这是因为牛奶蛋白纤维中聚丙烯腈在碱性条件下会发生水解,相邻的丙烯腈结构单元之间发生环化反应,形成含CN键的共轭结构。这种共轭结构能够吸收可见光而使织物泛黄[5],反应如下所示[4]: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