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染整 >

巾被轧染如何不间断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12年03月12日

嘉宾:孚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门雅静

  多管齐下

  攻克设备工艺难题

  主持人:要实现巾被的连续印染会遇到哪些技术瓶颈?该项目是如何突破的?

  门雅静:我公司在引进寇斯特巾被连续染色生产线的生产过程中发现,巾被连续染色的技术瓶颈在于因巾被织物厚重导致带液率高,布面升温慢且温度不平均,染料的固色率低,染色的一次成功率低;巾被织物在连续轧染过程中的多次浸轧,倒伏的毛圈很难再立起来,组织结构变形以及手感板结,不蓬松,达不到溢流机间歇式加工方式产生的效果。

  为了攻克这些技术难题,我们和青岛大学合作组成巾被织物连续轧染及整理技术攻关课题组,对该技术进行联合攻关,分别从连续前处理设备及工艺、连续轧染设备的改进及染色工艺、后整理设备及工艺三个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基础研究和工业化试验,在国内外率先实现了巾被织物的连续轧染和整理加工。

  主持人:针对织物厚重、巾被织物组织结构不同及织物经过轧辊多次挤压后导致手感差等问题,这项技术获得了那些突破?

  门雅静:这项技术在三方面获得了突破。

  一是巾被织物连续前处理技术的设计与开发:我们依据多孔材料的流体芯吸效应,设计了低张力双槽浸轧的给液方式。先采用重轧,将坯布中的空气挤压出来,实现空气和工作液的交换,将织物完全润湿;再采用高给液轧车,使坯布进入轧槽时,像被挤空的吸管一样迅速将工作液吸入,实现坯布的高给液;增加了预蒸及汽蒸箱长度,并设计了高透汽量链条式窄履带单层蒸床,使坯布在进入蒸箱前先快速预热,使布面温度达到工艺要求,确保在较高堆置高度的情况下,堆置层内部和外部织物的工艺条件一致;为了解决因巾被织物厚重而导致布面上杂质难以洗净的问题,我们设计了转鼓式水洗箱,通过转鼓内花式辊的转动方向与坯布的运行方向相反,从而搅动水对布面的冲击,克服了普通的上下紧式穿布水洗箱中水相对静止的状态,提高了水洗效率。

  二是巾被织物平幅连续轧染工艺的创新与开发:根据染色要求,我们将染料和碱剂一起配制成碱性染液,对织物进行一步法给液,再直接汽蒸固色。自主研制活性染料染色助剂DSA,其一方面可以稳定活性染料的碱性溶液,另一方面又可以保证纤维素羟基能充分电离成负离子,以利于与活性染料的亲和反应,元明粉的用量从原来的180~240g/L减少至60g/L~80g/L;在染液和碱液的供液方式方面,采用一个计量泵输送染液,碱剂和元明粉分别用另外两个计量泵输送,三者混合后再用另外一个计量泵将混合后的溶液精确地直接输送至染槽,这样保证了染料和助剂的精确计量;针对巾被织物存在缎档、提花、布面厚度差距大等结构特点,我们通过适当降低轧辊压力提高缎档部位的织物带液率,减少轧辊表面残留的染液量,解决了横向色痕问题。

  三是平幅连续后整理设备的创新设计与配套:我们除了在前处理和染色过程中尽量减少织物经受的压力和张力外,还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解决了产品的风格问题:设计专用毛机,通过机械整理使倒伏的毛圈重新站立并固定下来;通过蓬松效果好的柔软剂进行柔软整理以及专用震荡烘干机的物理柔软整理,使织物获得活络的蓬松柔软手感;通过自动整纬设备整理使织物产生的纬斜、吊斜得到纠正并通过定型机定型,保证产品的平整度和尺寸稳定性。

  创新思维

[1][2]下一页>>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