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分析与讨论
1.4.1 彩棉色泽变化情况
由表1、3、5看出,经方案1~4处理后,织物色相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尤其以棕色彩棉织物的变化最为明显,且方案4变化最大,方案1次之,方案5和6处理的织物深色效应不很明显,且表面有明显的颜色
差异(即色档);绿棉混纺织物的色相经方案2工艺处理后,也有明显的色相变化,主要向棕色方向变化,说明绿色彩棉的耐碱性能远远不如棕色彩棉。
1.4.2 退浆率
用碘硼酸测试液对样品测试表明,酶退浆效果较好,即方案1、2、3、5的退浆效果好于方案4和6。方案4试样手感最硬。
1.4.3 彩棉毛效变化
前处理后,除方案4、5、6毛效较好外,其它处理的毛效均很低。经亲水性柔软剂和吸湿排汗整理剂整理后,织物的毛效基本相同,手感柔软蓬松,与传统方法加工传统棉织物的效果相当。
1.4.4 强力变化
织物处理后,其强力损失排序为:方案6>方案5>方案2>方案3>方案4>方案1其中方案5、6的强力损失相近且最大。
1.4.5 加工生态性
除工艺方案1外,其它方案或多或少采用了酸或碱。
综上所述,如果要使彩棉织物获得较深的色泽,可以采用工艺方案4;从生态纺织品生产要求考虑,无论是加工稳定性、舒适性、色光还是强力损失,方案1都显示出明显的优势。因此,工艺方案1和4可作为彩棉大生产工艺。
2 大试
2.1 织物
160cm 14.8+2/14.8+2441/283棕色彩棉507白棉50线卡 500m
160cm 9.8+2/9.8+2472/315绿色彩棉40/棕棉20/白棉30/天丝10斜纹500m
2.2 工艺流程
翻缝→烧毛→浸轧退浆液→短蒸→充分热水洗→拉幅柔软→预缩→成品
2.3 加工设备
烧毛机,043短蒸精练平洗联合机,宽幅热拉机,预缩机
2.4 加工工艺条件
2.4.1 退浆
机台 043短蒸精练平洗联合机
<<上一页[1][2][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