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处理中最为关键的就是上浆,上浆的目的是使织物上均匀地带有一层浆料组分,防止喷射到织物上的染料渗化,促使染料在湿热状态下和纤维结合,获取一定的色深度和色牢度,得到清晰的图案。
上浆后羊绒织物的烘干一般采用热风式烘干。烘干温度不宜高过100℃。羊绒织物前处理处方见表2
3.2喷印
选择正确的RIP是品质输出的关键之一。RIP是将喷印数据转换为光栅化的图像或网点,这样喷墨打印机就能够在介质上印出来,它以描述性的语言或矢量图像的形式接收喷印数据。喷嘴离布面的距离控制在3~5mm,但是由于羊绒布面的绒面性,控制在5mm。
3.3蒸化
喷印好的织物必须汽蒸处理,汽蒸的目的是使染料分子在一定湿热条件下,与纤维发生化学反应,使染料固着在纤维上面。羊绒织物经过喷印后,活性染料只是附着在织物的浆膜上,只有经过高温蒸化才能真正固着在织物上。需汽蒸的织物上下要用白纸衬好,防止水滴影响花色。一般温度为95℃,时间为50 min。
3.4调色
3.4.1羊绒织物数码印花的调色方法
我们对羊绒织物印花颜色采用的色卡调色法,色卡调色法是通过对比色卡中的颜色来调色。其基本过程为:首先,制作色卡文件。可以选择一种或几种颜色模式来建立色卡模型,色卡模型为一个三维立体(LAB模式和RGB模式)或一组三维立体(CMYK模式),如图1所示。
其次,制作色卡文件。可以将三维模型分解为二维图形,以其中一个值作为变量,对于CMYK模式,则有两个变量。制作好色卡文件后,喷印出来备用。这种调色方法简单、易用,只需对比目标色与色卡,选择相同的颜色即可。但是,若使用这种方法,不同的织物可能会产生色差,因此色卡织物与目标织物最好相同。本论文是以羊绒原料为主,所以色卡织物也采用羊绒坯片。
3.4.2数字图像所使用的色彩系统
羊绒数码印花采用的是HLS色彩系统。HLS色彩系统是色相、饱和度、亮度系统模式。CMYK色彩系统是青(cyan)、品红(magenta)、黄(yellow)、黑(black)四个基本色。CMY色彩系统是减色系统模式,即油墨的三原色青、品红、黄相加成黑色。CMYK色彩系统是在CMY的基础之上增加一个纯黑色,形成四色色彩系统,并用百分比表示。其主要原因是CMY三色相加很难得到纯黑色,加入纯黑色才能印出真正的黑色来;此外,许多色彩可以用一部分黑色来取代某种比例的MY,节省CMY三色墨的用量,降低成本。
3.4.3羊绒织物数码印花使用的墨水
用于羊绒织物数码喷射印花的墨水,目前生产厂商还不多。主要是一些国外大公司生产的酸性墨水或活性墨水,选择墨水的依据主要是得色深度、色光、色牢度及其与喷头的适应性。
<<上一页[1][2][3][4]下一页>>